呕吐黄水是怎么回事
呕吐黄水常见原因有胆汁反流(如胃部手术史、长期吸烟饮酒等易致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引发胆汁反流)、空腹时间过长(如减肥过度节食等致空腹过久吐出胆汁)、急性胃肠炎(病毒细菌感染或食用不洁食物致胃肠蠕动紊乱);伴随腹痛可能提示胆道蛔虫症、胆囊炎胆结石等,伴随发热多为感染性疾病,伴随黄疸提示胆道梗阻性疾病;应对时需暂时禁食水(儿童老人有特殊注意)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防误吸。
一、呕吐黄水的常见原因
1.胆汁反流
原因:正常情况下,胆汁由肝脏分泌,经胆管流入十二指肠参与消化。当各种原因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幽门手术等,胆汁可反流入胃,当胃内压力增加时,就会引起呕吐,而胆汁的颜色通常为黄色,所以会出现呕吐黄水的情况。例如,有胃部手术史的患者,胃肠解剖结构改变,更容易发生胆汁反流。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有胃部手术史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饮酒的人可能因对胃黏膜和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增加胆汁反流的风险;有胃溃疡、胃炎等病史的人群,胃黏膜受损,也易引发胆汁反流导致呕吐黄水。
2.空腹时间过长
原因:当人体空腹时间过久时,胃内没有食物可吐,但会继续分泌胃酸等,同时胆囊会持续收缩,储存的胆汁会排入肠道。如果此时发生呕吐,就可能吐出黄色的胆汁,表现为呕吐黄水。比如,一些人因减肥过度节食,长时间空腹,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对于减肥人群(尤其女性多见),过度节食导致空腹时间过长是常见诱因;儿童如果长时间未进食,也可能因空腹过久出现呕吐黄水,但相对较少见。生活方式上,减肥人群、长时间工作忘记进食的人群易出现空腹过久的情况。
3.急性胃肠炎
原因:多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食用不洁食物等引起。炎症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蠕动紊乱,出现呕吐症状,初期可能吐出胃内容物,后期如果胃内基本排空,就可能吐出黄色的胆汁等,表现为呕吐黄水。例如,食用被大肠杆菌污染的食物后,易引发急性胃肠炎。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感染病毒或细菌引发急性胃肠炎;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感染后也较易出现呕吐黄水的情况。生活方式方面,不注意饮食卫生、暴饮暴食的人群更易患急性胃肠炎。有胃肠病史的人群,胃肠抵抗力相对较弱,也易发病。
二、呕吐黄水的伴随症状及意义
1.伴随腹痛
意义:如果呕吐黄水同时伴有上腹部绞痛,可能提示胆道蛔虫症,蛔虫进入胆道,引起胆道痉挛,导致腹痛,同时胆汁反流引发呕吐黄水;如果是右上腹持续疼痛并呕吐黄水,可能是胆囊炎或胆结石发作,炎症刺激或结石梗阻胆管,导致胆汁排出不畅,反流引起呕吐。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出现这种情况需警惕胆道蛔虫症,应及时就医;老年人出现右上腹疼痛伴呕吐黄水,要考虑胆囊炎、胆结石的可能,因其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关注。
2.伴随发热
意义:呕吐黄水伴随发热,多提示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胃肠炎伴有细菌感染时,除了呕吐黄水,还会出现发热症状;胆管炎也会出现呕吐黄水伴发热,因为胆管炎症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引起发热。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发热伴呕吐黄水,要注意是否为肠道病毒感染等,需及时进行抗感染等相应处理;老年人发热伴呕吐黄水,要考虑感染扩散等情况,应尽快明确病因进行治疗。
3.伴随黄疸
意义:呕吐黄水同时伴有皮肤、巩膜黄染,提示可能是胆道梗阻性疾病,如胆总管结石梗阻胆管,胆汁排出受阻,反流进入胃内引起呕吐,同时胆红素入血导致黄疸。
特殊人群考虑:老年人出现这种情况要高度警惕胆道肿瘤等疾病,儿童出现黄疸伴呕吐黄水相对少见,但也需排查先天性胆道疾病等。
三、应对呕吐黄水的初步措施
1.暂时禁食水
原因:当发生呕吐黄水时,胃肠道需要休息,暂时禁食水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避免进一步加重呕吐。一般可暂时禁食4-6小时,但要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可以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葡萄糖盐水。
特殊人群:儿童禁食水时间不宜过长,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和脱水表现,如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需及时就医补充液体;老年人禁食水时要注意监测电解质情况,因为老年人对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耐受性较差。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原因:呕吐时容易发生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呕吐时应将头偏向一侧,便于呕吐物流出。
特殊人群:儿童呕吐时更要注意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因为儿童的气道较窄,误吸风险更高;老年人如果本身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呕吐时误吸的风险更大,需特别注意头位摆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