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肌筋膜炎
肌筋膜炎是发生在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疾病,可发生于全身多处,发病与肌肉劳损、外伤、寒冷潮湿环境有关,有疼痛、肌肉紧张痉挛、活动受限等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有非药物治疗(休息、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预防需保持正确姿势、适度运动、注意保暖防潮。
一、肌筋膜炎的定义
肌筋膜炎是一种发生在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疾病。它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多见于腰部、肩部、颈部等区域。
二、发病原因
1.肌肉劳损:长期姿势不良、过度劳累等因素可导致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进而引起肌筋膜炎。例如,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群,颈部肌肉持续处于收缩状态,容易引发颈部肌筋膜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腰部肌肉反复受力,易导致腰部肌筋膜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因肌肉劳损引发该病,年轻人若长期保持不良生活方式,如久坐、缺乏运动等,同样可能患病。
2.外伤:急性的肌肉、筋膜损伤后,若没有得到妥善的治疗和恢复,也可能发展为肌筋膜炎。比如,运动时突然的扭伤、拉伤等外伤情况,若处理不当,受伤部位的肌肉和筋膜可能出现炎症反应。对于有外伤病史的人群,更需警惕肌筋膜炎的发生。
3.寒冷、潮湿环境: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会影响肌肉和筋膜的血液循环,导致血管收缩、缺血缺氧,从而诱发肌筋膜炎。在寒冷季节或潮湿的工作生活环境中,此类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三、临床表现
1.疼痛:是肌筋膜炎最主要的症状。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酸痛、胀痛或刺痛等。疼痛部位相对固定,且在劳累、受凉后往往会加重。例如,腰部肌筋膜炎患者常在劳累后腰部疼痛明显加重;肩部肌筋膜炎患者肩部会有酸痛感,且受凉后疼痛加剧。不同部位的肌筋膜炎疼痛表现略有差异,但都以局部疼痛为突出特点。
2.肌肉紧张或痉挛:患病部位的肌肉可出现紧张、痉挛的情况,触摸时可感觉到肌肉发硬。比如,颈部肌筋膜炎患者颈部肌肉可能发紧、痉挛,导致颈部活动受限。这种肌肉紧张或痉挛会进一步加重疼痛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3.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患者相应部位的活动会受到限制。例如,肩部肌筋膜炎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难以完成上举、外展等动作;腰部肌筋膜炎患者腰部活动不灵活,弯腰、转身等动作可能受到明显影响。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因发病部位不同,活动受限的表现和程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龄较大者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活动受限可能更明显。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患病部位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通过触摸、按压等方式判断肌肉和筋膜是否存在紧张、压痛等情况。例如,检查腰部肌筋膜炎时,会按压腰部特定部位,观察患者是否有明显压痛。不同部位的体格检查重点不同,但都围绕肌肉和筋膜的状态展开。
2.影像学检查:一般可通过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肌肉、筋膜的结构及是否存在炎症等情况;MRI检查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能更准确地判断肌筋膜炎的病变范围和程度。不同影像学检查各有优势,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五、治疗与康复
1.非药物治疗
休息:患病部位需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让肌肉和筋膜有恢复的时间。例如,腰部肌筋膜炎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多卧床休息。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休息的方式和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一般来说,年轻人恢复相对较快,休息时间可相对短一些,但也需保证足够的休息量。
物理治疗: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有热敷、红外线照射、推拿按摩等。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红外线照射能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代谢;推拿按摩有助于放松肌肉、解除痉挛。不同物理治疗方法对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患者都有一定效果,但需注意操作的力度和方法,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例如,对于儿童患者,推拿按摩时要更加轻柔;老年人皮肤较为敏感,热敷温度不宜过高。
2.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缓解疼痛和炎症,但具体药物需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患者不可自行随意用药。
六、预防措施
1.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弯腰驼背、久坐等不良姿势。例如,伏案工作时要保持脊柱正直,电脑屏幕高度合适;站立时要挺胸收腹。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应注意保持正确姿势,尤其是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人群更要格外留意。
2.适度运动: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有助于预防肌筋膜炎。适合的运动包括游泳、慢跑、瑜伽等。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群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年轻人可选择强度稍大的运动,老年人则可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3.注意保暖防潮: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保持居住环境干燥。在寒冷季节或潮湿环境中工作生活时,可采取一些保暖防潮措施,如穿戴保暖衣物、使用除湿设备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体质较弱者更要注重保暖防潮,因为他们对寒冷潮湿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更容易受到影响引发肌筋膜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