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中药治疗
腰肌劳损的中药治疗包括辨证论治,肾虚型补肾壮腰、寒湿型散寒祛湿温通经络、湿热型清热利湿舒筋止痛;中药外用有熏蒸(药物经皮渗透活血化瘀等,注意温度等)和膏药贴敷(如狗皮膏,注意特殊人群等);还可配合针灸推拿,针灸选相关穴位疏通经络等,推拿注意力度等;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老年人用补肾药兼顾消化,女性经期孕期谨慎用药,特定生活方式人群注重改变生活方式和功能锻炼。
一、中药内服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肾虚型
多因长期劳损,肾精亏虚,腰府失养所致。临床表现为腰部隐痛,酸软无力,喜按喜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常伴有头晕耳鸣、失眠健忘、遗精早泄或月经不调等。中医经典理论中《诸病源候论》提到“肾主腰脚,而劳伤肾虚,不能荣于腰脚,故腰痛也”。治疗常以补肾壮腰为法,可选用左归丸加减,方剂中的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药物有补肾填精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这些药物可能通过调节机体的内分泌、免疫等功能来改善腰部的病理状态。
2.寒湿型
多因居处潮湿、冒雨涉水,寒湿之邪侵袭腰部,阻滞气血运行而致。表现为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素问·痹论》有“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痹”的论述。治疗以散寒祛湿、温通经络为主,可选用甘姜苓术汤加减,方中干姜、桂枝等温阳散寒,茯苓、白术健脾祛湿,这些药物配伍能起到温散寒湿、通利腰府气血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其中的有效成分可能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有帮助。
3.湿热型
多因久居湿热之地,或感受湿热之邪,湿热蕴结腰部,气血不畅。症见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景岳全书·腰痛》云“若火居湿地,或兼湿热而痛者,则痛处觉热”。治疗宜清热利湿、舒筋止痛,可选用四妙丸加减,方中黄柏清热燥湿,苍术燥湿健脾,薏苡仁利湿舒筋,牛膝通利筋脉、引药下行,诸药合用能清除腰部湿热之邪,改善疼痛等症状,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其成分可能对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等有作用。
二、中药外用治疗
(一)中药熏蒸
1.药物组成及作用机制
常用药物有乳香、没药、伸筋草、透骨草等。通过熏蒸,药物的有效成分经皮肤渗透进入体内,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伸筋草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生物碱等成分,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透骨草能祛风除湿、解毒止痛,其有效成分可透过皮肤作用于腰部病变部位,改善局部的气血运行。熏蒸时需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对于皮肤过敏者应慎用。
(二)中药膏药贴敷
1.常见膏药种类及特点
如狗皮膏等,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狗皮膏中的乳香、没药等药物能改善腰部的气血瘀滞状态,促进局部的气血流通,减轻疼痛。贴敷时要清洁腰部皮肤,根据腰部的疼痛部位准确贴敷,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要谨慎使用,因为部分膏药中的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同时贴敷过程中若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
三、中药配合其他疗法
(一)针灸推拿配合
1.针灸
选取腰部及相关经络的穴位,如肾俞、大肠俞、委中、腰阳关等。肾俞为肾之背俞穴,可补肾强腰;大肠俞能调理大肠气血,缓解腰部疼痛;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有舒筋通络的作用;腰阳关是阳气通行的部位,可温通腰脊阳气。针刺这些穴位能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现代针灸学研究发现针刺相关穴位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改善腰部肌肉的紧张状态和血液循环。
2.推拿
专业医师进行腰部推拿,可采用揉、按、滚、扳等手法。揉按腰部肌肉能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滚法可以放松腰部深层肌肉;扳法能调整脊柱关节的位置,纠正小关节紊乱。但推拿时要注意力度适中,对于伴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腰椎骨折等情况的患者不宜进行推拿,以免加重病情。
四、不同人群腰肌劳损中药治疗的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1.特点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多存在肝肾亏虚的基础,在中药治疗时,选用补肾药物需兼顾其消化功能,可适当配伍健脾和胃的药物,如在使用补肾的左归丸等方剂时,可加入炒白术、茯苓等,以增强脾胃对药物的运化吸收。同时,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在进行中药熏蒸等外治时要密切关注温度,防止烫伤。
(二)女性
1.特点及注意事项
女性若处于经期、孕期等特殊时期需谨慎用药。经期时,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可能会导致经量过多,所以在辨证用药时要避免过用活血力度较强的药物;孕期女性使用中药更要严格谨慎,一些具有活血化瘀、辛温走窜等作用的中药可能会引起流产等风险,如桃仁、红花等应避免使用,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且能缓解腰肌劳损症状的中药。
(三)长期伏案工作者等特定生活方式人群
1.特点及注意事项
长期伏案工作者等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人群,在中药治疗的同时,要注重改变生活方式,如定时起身活动腰部,进行适量的腰部伸展运动等。在中药选择上,除了针对腰肌劳损的辨证用药外,可适当加入一些具有缓解肌肉紧张作用的药物,同时要提醒这类人群坚持进行功能锻炼,以巩固中药治疗的效果,防止腰肌劳损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