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膜积液是鞘膜腔内液体超量形成囊肿,与鞘膜分泌吸收失衡有关。病因分先天和后天,先天多因鞘状突未闭合,后天与炎症、创伤、肿瘤等有关。临床表现有阴囊或腹股沟区肿块、坠胀感,体征是相应部位囊性肿块。分类包括睾丸、精索、婴儿型、交通性鞘膜积液。诊断靠体格检查和超声。治疗有随访观察、手术(鞘膜翻转术、切除术)、穿刺抽液注射硬化剂。不同人群特点不同,婴儿多可自吸收,成人多后天因素致,特殊病史人群需特殊评估。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先天性因素:在胎儿发育过程中,鞘状突未闭合是婴儿型鞘膜积液的常见原因。鞘状突在不同部位闭合不全,可形成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如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等。例如,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是由于鞘状突在内环处闭合,而精索部未闭合,与睾丸鞘膜腔相通。
2.后天性因素:
炎症:附睾炎、睾丸炎、精索炎等炎症性疾病可引起鞘膜分泌增加,吸收减少,从而导致鞘膜积液。例如,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附睾结核,可累及鞘膜,导致鞘膜积液,这种鞘膜积液多为慢性过程,积液量一般较少,但病情较为隐匿。
创伤:阴囊部位的外伤,如睾丸外伤、精索外伤等,可引起鞘膜内出血,血液吸收不完全,进而形成鞘膜积液。例如,阴囊部受到重物撞击后,可能会出现鞘膜内积血,若积血不能及时吸收,就会逐渐形成鞘膜积液。
肿瘤:睾丸、附睾、精索的肿瘤可破坏鞘膜、精索静脉和淋巴回流,导致鞘膜积液。如睾丸肿瘤,肿瘤细胞可侵犯鞘膜,引起鞘膜分泌异常,从而产生鞘膜积液,这类鞘膜积液通常为单侧发病,且积液量可能逐渐增多。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阴囊或腹股沟区肿块:较小的鞘膜积液可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被发现。较大的鞘膜积液可表现为阴囊或腹股沟区有囊性肿块,呈慢性、无痛性逐渐增大。例如,婴儿型鞘膜积液可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腹股沟或阴囊部肿块,肿块大小可随体位改变略有变化。
坠胀感:当鞘膜积液量较多时,患者可感到阴囊下坠、胀痛等不适。尤其是在站立或行走时,坠胀感可能会更加明显。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阴囊不对称,但由于孩子较小,往往不能准确表达不适症状。
2.体征:体检时可发现阴囊或腹股沟区有光滑、有弹性、呈囊性的肿块。睾丸鞘膜积液时,睾丸被积液包裹,不能触及;精索鞘膜积液时,可在精索部位触及囊性肿块,与睾丸分离;交通性鞘膜积液时,肿块大小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化,站立时肿块增大,平卧后肿块缩小或消失。
三、分类
1.睾丸鞘膜积液: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鞘膜常无明显病变,但囊内充满液体,睾丸被积液包绕,触不到睾丸。
2.精索鞘膜积液:鞘状突的两端闭合,而中间的精索鞘膜囊未闭合且有积液,积液与腹腔和睾丸鞘膜腔都不相通。
3.婴儿型鞘膜积液:鞘状突在内环处闭合,精索处未闭合,与睾丸鞘膜腔相通,外观呈梨形,外环口虽受积液压迫而扩大,但与腹腔不相通。
4.交通性鞘膜积液:鞘状突完全未闭合,鞘膜腔与腹腔相通,站立时腹腔液体流入鞘膜腔,平卧后液体可回流至腹腔,肿块可缩小或消失。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通过视诊和触诊来初步判断阴囊或腹股沟区肿块的性质,区分是鞘膜积液还是其他阴囊内病变,如疝等。例如,交通性鞘膜积液可通过挤压肿块,观察其大小变化来辅助诊断。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鞘膜积液的重要方法,可明确鞘膜积液的类型、积液量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病变。超声下可见阴囊内或腹股沟区有液性暗区,能够清晰显示鞘膜的情况,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五、治疗原则
1.随访观察:对于一些体积较小、无症状的鞘膜积液,尤其是婴儿型鞘膜积液,有可能自行吸收,可暂时随访观察,不急于手术治疗。例如,1岁以内的婴儿睾丸鞘膜积液有自行消退的可能,可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积液变化情况。
2.手术治疗:
鞘膜翻转术:是治疗鞘膜积液的常用手术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鞘膜积液。手术将多余的鞘膜切开,翻转后缝合,以达到消除鞘膜积液的目的。
鞘膜切除术:主要用于鞘膜增厚的患者,将病变的鞘膜切除,适用于精索鞘膜积液等情况。
3.穿刺抽液并注射硬化剂:对于一些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可考虑穿刺抽液后向鞘膜腔内注射硬化剂,促使鞘膜腔粘连闭合。但该方法存在复发的可能,且注射硬化剂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局部疼痛、炎症反应等,临床应用相对有限。
六、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婴儿:婴儿鞘膜积液多为先天性,很多可在1岁以内自行吸收。家长要注意观察肿块的大小变化,避免孩子长时间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因为腹压增加可能会加重鞘膜积液的程度。如果1岁以后鞘膜积液仍未吸收,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2.成年人:成年人鞘膜积液多为后天因素引起,如炎症、创伤、肿瘤等。如果发现阴囊或腹股沟区肿块,应及时就诊,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对于因炎症引起的鞘膜积液,需要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的炎症性疾病。如果是肿瘤导致的鞘膜积液,需要进一步评估肿瘤的性质和分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结核病史的患者,若出现鞘膜积液,要考虑结核性鞘膜积液的可能,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积液结核菌检查等,以明确是否存在结核感染,并进行抗结核等相应治疗。对于有阴囊外伤史的患者,出现鞘膜积液时要详细询问外伤情况,评估外伤对鞘膜及周围组织的影响,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