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和腹泻是怎么回事
呕吐是胃内容物经食管、口腔排出体外,腹泻是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等;常见原因有感染因素(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和非感染因素(饮食、气候变化、药物副作用、其他疾病);对不同人群影响及注意事项不同,婴幼儿易脱水电解质紊乱,儿童影响营养摄入,成年人严重或不缓解影响工作生活,老年人易致严重后果;诊断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便常规、病原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原则有一般治疗(休息、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电解质)和病因治疗(感染性按病因用抗生素等,非感染性针对因素处理)。
一、呕吐和腹泻的定义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二、常见原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因,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诺如病毒也是引起呕吐和腹泻的常见病毒之一,可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引起暴发流行。
细菌感染:常见的有大肠杆菌、沙门菌等。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后,细菌在肠道内繁殖,释放毒素,刺激肠道黏膜,引起呕吐和腹泻。例如,进食变质的肉类、蛋类等易感染大肠杆菌。
寄生虫感染:如贾第虫、阿米巴原虫等感染肠道后,可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呕吐和腹泻症状,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较为常见。
2.非感染因素
饮食因素:暴饮暴食、食用过多油腻、刺激性食物或进食过快等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呕吐和腹泻。例如,大量食用辛辣食物后可能刺激胃肠道,引发不适。此外,食物过敏也可导致呕吐和腹泻,如对牛奶、海鲜等过敏的人群,进食相关食物后会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胃肠道症状。
气候变化:腹部着凉可引起胃肠道蠕动加快,导致腹泻;炎热天气下,食物容易变质,食用后也易引发胃肠道感染,出现呕吐和腹泻。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化疗药物等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导致呕吐和腹泻。例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引起腹泻。
其他疾病:如肠梗阻、肠套叠等外科疾病可引起呕吐和腹泻,这类情况通常还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呕吐和腹泻。
三、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婴幼儿
婴幼儿呕吐和腹泻时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因为婴幼儿自身调节能力较弱。例如,频繁呕吐和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大量丢失,若不及时补充,可能出现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脱水症状。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幼儿的精神状态、皮肤弹性等情况,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同时,要注意喂养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2.儿童
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呕吐和腹泻对其营养摄入影响较大。如果呕吐和腹泻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在护理上,要注意调整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3.成年人
成年人出现呕吐和腹泻时,若症状较轻,通过调整饮食和休息可能逐渐缓解;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可能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成年人应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防止脱水,同时要留意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发热、腹痛加剧等,以便及时就医。
4.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呕吐和腹泻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例如,老年人容易因呕吐导致误吸,引起肺炎等并发症;腹泻时也更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影响心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老年人出现呕吐和腹泻时,应更加谨慎,及时就医,在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基础疾病等情况。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呕吐和腹泻的起病情况,如发作时间、频率、持续时间,有无诱因(如饮食、药物等),有无伴随症状(如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既往有无类似病史,有无基础疾病等。
2.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了解有无压痛、反跳痛、包块等情况,还会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等,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有感染,如白细胞计数升高通常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可能提示病毒感染。
粪便常规:观察粪便的性状、有无白细胞、红细胞等,有助于判断腹泻的原因,如粪便中有大量白细胞提示肠道细菌感染。
病原学检查:根据需要进行病毒检测、细菌培养等,以明确具体的病原体,如通过粪便轮状病毒检测可诊断轮状病毒感染。
4.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等,对于怀疑有肠梗阻、肠套叠等外科疾病的患者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以帮助观察肠道的形态、结构等情况。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休息:患者应适当休息,减少体力消耗,有利于身体恢复。
调整饮食:根据病情调整饮食,呕吐严重时可短期禁食,然后逐渐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症状缓解后可过渡到正常饮食,但要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口服补液盐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的常用方法,对于呕吐和腹泻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尤为重要。严重脱水时可能需要静脉补液。
2.病因治疗
感染性因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呕吐和腹泻,可根据病原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则需要使用相应的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
非感染性因素:对于饮食因素引起的,调整饮食结构即可;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可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外科疾病引起的呕吐和腹泻则需要根据具体疾病采取相应的外科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