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喉咙有异物咳嗽
喉咙异物感伴咳嗽可能由咽喉部疾病(如慢性咽炎、扁桃体炎、会厌囊肿)、上呼吸道其他疾病(如鼻炎鼻窦炎、喉炎)、消化道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肿瘤)、全身性疾病(如过敏反应、内分泌紊乱)引起。首诊可选耳鼻喉科等,检查有喉镜、胃镜等。非药物干预包括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用嗓、环境)和呼吸训练。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可能的原因
1.咽喉部疾病
慢性咽炎:多见于成年人,长期吸烟、饮酒、过度用嗓或接触粉尘、化学物质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易患。炎症刺激使咽喉部黏膜充血、肿胀,产生异物感,进而引发咳嗽。研究表明,慢性咽炎患者中约有60%-70%会出现咽喉异物感伴咳嗽的症状。
扁桃体炎:急慢性扁桃体炎均可导致,儿童及青少年相对多见。扁桃体发炎肿大时,会刺激咽喉部,引起异物感和咳嗽。急性扁桃体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慢性扁桃体炎常因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所致。
会厌囊肿:会厌部的囊性肿物,大小不一,较小的囊肿可能无明显症状,较大的囊肿可引起咽喉异物感、吞咽困难及咳嗽等。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长期吸烟、喉部慢性炎症刺激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2.上呼吸道其他疾病
鼻炎、鼻窦炎: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可引起异物感和咳嗽,尤其在夜间平卧时更明显。常年性鼻炎或鼻窦炎患者较为常见,过敏因素(如花粉、尘螨等)或细菌感染是常见诱因,不同年龄人群均可患病,儿童因鼻腔结构特点及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对更易患鼻炎、鼻窦炎。
喉炎:病毒、细菌感染或用声过度等可引发喉炎,导致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出现咽喉异物感、咳嗽,严重时可伴有声音嘶哑。各年龄段均可发生,长期发声不当的人群(如教师、歌手等)发病风险较高。
3.消化道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肥胖、长期吸烟饮酒、喜食辛辣油腻食物者。胃酸及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向上刺激咽喉部,引起异物感和咳嗽,常在进食后、平卧时加重。研究显示,约有40%-60%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会出现咽喉部相关症状。
食管肿瘤:食管的良恶性肿瘤均可导致吞咽异物感,进而引起咳嗽。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增加,男性相对女性发病略高,长期进食过烫、过硬食物及有家族肿瘤病史等是相关危险因素。
4.全身性疾病
过敏反应:如过敏性咽喉炎,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某些食物等)后,咽喉部发生过敏反应,出现异物感、咳嗽,常伴有打喷嚏、流涕等症状。过敏体质人群更易发生,不同年龄均可发病,儿童过敏体质者相对较多见。
内分泌紊乱:如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出现咽喉部异物感、咳嗽等症状,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二、就医建议
1.就诊科室选择
首诊可选择耳鼻喉科,医生会通过间接喉镜、电子喉镜等检查,观察咽喉部黏膜情况、有无新生物等。
如果怀疑消化道疾病导致,可就诊消化内科,进行胃镜等检查以明确食管及胃部情况。
若考虑全身性疾病,如过敏、内分泌紊乱等,可能需要就诊相应的科室,如变态反应科、内分泌科等。
2.检查项目
喉镜检查:包括间接喉镜、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能清晰观察咽喉部黏膜、声带、会厌等结构,有助于发现炎症、新生物等病变。
胃镜检查:对于怀疑胃食管反流病或食管肿瘤的患者,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胃黏膜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过敏原检测:对于考虑过敏因素引起的患者,可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甲状腺功能等,有助于了解患者有无感染、肝肾功能情况及内分泌是否紊乱等。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易刺激咽喉部,加重异物感和咳嗽。建议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米粥等,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咽喉部湿润,每日饮水量建议1500-2000毫升。
用嗓习惯:对于用嗓过度的人群,如教师、歌手等,要注意合理用嗓,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喊叫,工作间歇适当休息,可含服润喉糖(无过敏者)缓解咽喉不适。
环境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温度和湿度适宜,冬季可使用加湿器,避免接触粉尘、化学刺激性气体等。过敏体质者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2.呼吸训练: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可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呼吸功能,缓解咽喉部不适引起的咳嗽。具体方法为:取卧位或坐位,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腹部凹陷,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日2-3次。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出现喉咙异物感咳嗽时,要特别注意有无玩具、食物残渣等异物呛入气道的可能,及时就医明确。儿童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调整饮食、保持室内湿度等。家长要观察儿童有无发热、呼吸急促等伴随症状,若有应立即就医。
2.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该症状时,要重视,因为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要注意排查是否由严重疾病引起,如食管肿瘤等。在生活方式调整上,要更加注重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进食过快、过烫。同时,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定期复诊。
3.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出现喉咙异物感咳嗽时,用药需格外谨慎,以免影响胎儿。首先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如调整环境、饮食等。若症状严重需就医,医生会根据妊娠期情况选择相对安全的检查和治疗方法。要告知医生妊娠情况,以便医生综合评估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