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食管癌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食管癌术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多在术后3-7天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表现为相应症状及严重影响;肺部并发症如肺炎因呼吸功能受影响等致感染,表现为相关症状,肺不张因分泌物阻塞等引起,有相应表现;消化道并发症如胃排空障碍与胃肠动力等有关,有相应症状,反流性食管炎因贲门结构破坏等致胃内容物反流,有相关表现;心血管并发症如心律失常由多种因素诱发,有相应症状,心肌缺血因手术应激等致,有相关表现;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有相应表现,切口愈合不良与年龄、吸烟等有关,有相应表现。
一、吻合口漏
发生情况:是食管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3-7天。其发生与吻合技术、吻合口血供、组织愈合能力以及患者自身营养状况等因素相关。例如,当吻合口处血供不佳时,组织修复能力下降,容易导致漏的发生;营养状况差的患者,身体修复能力减弱,也增加了吻合口漏的风险。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机体功能衰退,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弱,发生吻合口漏的几率可能更高。
表现及影响:患者可出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脓胸、纵隔感染等,甚至危及生命。如果是年轻患者,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对感染等的耐受能力可能稍强,但一旦发生吻合口漏,仍需积极救治,因为感染扩散等情况也可能迅速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二、肺部并发症
肺炎:
发生机制:食管癌手术患者由于手术创伤、疼痛等原因,呼吸功能受到影响,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导致肺部感染。例如,术后患者因疼痛不敢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使得痰液在肺部积聚,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对于长期吸烟的患者,其呼吸道本身存在一定的损伤,纤毛运动功能减弱,术后发生肺炎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表现: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等。吸烟的老年患者,本身肺部基础就相对较差,术后发生肺炎后,病情可能进展较快,需要密切监测和积极治疗。
肺不张:
发生因素:主要是由于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支气管引起。手术过程中对肺部的操作、术后患者呼吸运动受限等都可能导致肺不张。比如,手术中对肺组织的牵拉等可能影响肺的正常通气功能,术后患者活动减少,肺扩张受限。肥胖患者由于腹部脂肪堆积,影响呼吸运动,术后发生肺不张的风险相对较高。
表现:患者可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胸部X线等检查可发现肺不张的表现。肥胖患者发生肺不张后,由于其呼吸储备功能相对较弱,症状可能更为明显,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肺复张。
三、消化道并发症
胃排空障碍:
相关因素:与手术导致的胃肠动力改变有关。食管癌手术可能会影响胃的正常蠕动和排空功能,另外,患者的心理因素、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等也可能对胃排空产生影响。例如,术后患者焦虑、紧张等情绪可能会抑制胃肠蠕动。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胃肠功能就相对减退,术后更容易出现胃排空障碍。
表现:患者可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老年患者发生胃排空障碍时,由于其营养状况可能本就相对较差,长期的胃排空障碍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营养的摄入和吸收,需要加强监测和适当干预。
反流性食管炎:
发生原因:食管癌术后贲门结构被破坏,抗反流屏障功能减弱,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尤其是在患者平卧时,反流更容易发生。肥胖患者由于腹内压较高,更容易出现胃内容物反流,从而增加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风险。
表现:患者可出现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症状,长期反流可能会导致食管黏膜损伤、狭窄等并发症。肥胖患者出现反流性食管炎后,控制体重对于缓解症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四、心血管并发症
心律失常:
诱发因素:手术创伤、疼痛、应激反应等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手术过程中的刺激以及术后患者的紧张等情绪变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从而诱发心律失常。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更高。老年患者本身心血管系统功能衰退,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并发症。
表现: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头晕、黑矇等情况。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后,需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严重心律失常情况。
心肌缺血:
相关情况:手术应激、疼痛等可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对于本身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诱发心肌缺血。例如,冠心病患者在术后由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老年患者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比例较高,术后发生心肌缺血的风险较大。
表现:患者可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心电图等检查可发现心肌缺血的改变。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出现心肌缺血时,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心肌供血,同时要注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
五、切口感染与愈合不良
切口感染:
发生因素:与手术切口的大小、患者自身的营养状况、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以及术后切口护理等有关。如果手术切口较大,患者营养状况差,或者合并糖尿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都容易发生切口感染。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伤口愈合能力下降,切口感染的风险增加。
表现:切口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脓性分泌物。糖尿病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后,控制血糖是促进切口愈合的关键,同时要加强切口的抗感染治疗。
切口愈合不良:
相关情况:除了上述因素外,还与患者的年龄、吸烟等因素有关。老年患者组织修复能力减弱,吸烟患者由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影响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都容易出现切口愈合不良。例如,吸烟的老年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可能延长,且发生愈合不良的几率增加。
表现:切口可能出现裂开、延迟愈合等情况。吸烟的老年患者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时,需要劝导患者戒烟,并加强营养支持等促进切口愈合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