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是怎么回事
牙龈肿痛有多种常见原因,包括牙龈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食物嵌塞等,不同原因有不同的相关因素;其临床表现有牙龈外观、疼痛特点及伴随症状等,相关检查包括口腔检查和X线检查;预防措施有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合理饮食、纠正不良习惯等,应对建议包括急性期缓解疼痛、针对病因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
一、牙龈肿痛的常见原因
1.牙龈炎:主要是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引起牙龈组织的炎症反应。牙菌斑是不断积聚在牙齿表面的细菌薄膜,长期不清理,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红肿、疼痛,尤其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容易出血。例如,研究表明,约70%-80%的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龈炎,牙菌斑的存在是引发牙龈炎的重要始动因子。
年龄因素: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口腔卫生意识相对较弱,且牙齿萌出过程中容易积存食物残渣等,相对成年人更易患牙龈炎导致牙龈肿痛;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牙龈萎缩等生理性变化,也可能因局部刺激因素更容易引发牙龈炎出现牙龈肿痛。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增加牙龈炎的发病风险,从而更容易出现牙龈肿痛;口腔卫生不良,如不按时刷牙、刷牙方法不正确等,会使牙菌斑更容易堆积,进而引发牙龈炎导致牙龈肿痛。
2.牙周炎:是由牙龈炎进一步发展而来,不仅累及牙龈组织,还会破坏牙周膜、牙槽骨等牙周支持组织。患者除了有牙龈红肿、出血外,还可能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等症状,疼痛程度可能因病情轻重而异。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牙周炎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较高,且与多种全身疾病存在关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而这些疾病又可能影响牙周炎患者牙龈肿痛的发生和发展。
年龄性别:中老年人群是牙周炎的高发群体,男性相对女性可能更容易患牙周炎,这可能与男性的生活习惯、口腔卫生维护情况等因素有关;女性在妊娠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使原有的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更敏感,容易诱发妊娠期牙周炎,出现牙龈肿痛等症状。
生活方式与病史: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白细胞的功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进而出现牙龈肿痛;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钙通道阻滞剂等,可能会引起药物性牙龈增生,从而增加牙周炎的发病风险,导致牙龈肿痛。
3.智齿冠周炎:多见于18-25岁的青年人群,主要是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表现为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可伴有张口受限、吞咽疼痛等症状。研究发现,智齿冠周炎的发生率与智齿的萌出情况密切相关,约有30%的人会发生智齿冠周炎。
年龄性别:青年人群是智齿冠周炎的主要发病人群,性别差异相对不显著,但不同个体之间智齿萌出的时间和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对于女性在生理期时,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下降,智齿冠周炎的发病风险可能会有所增加。
生活方式与病史:熬夜、过度疲劳等生活方式会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诱发智齿冠周炎出现牙龈肿痛;如果有智齿冠周炎的既往病史,在机体抵抗力下降等诱因下,更容易再次发作出现牙龈肿痛。
4.根尖周炎:常是由于龋齿、牙髓炎未及时治疗,细菌感染波及根尖周组织引起的炎症。患牙有伸长感、咬合痛,牙龈相应部位出现红肿、压痛,严重时可形成面部肿胀等。根尖周炎的发生与龋齿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据统计,约90%以上的根尖周炎是由龋齿发展而来。
年龄性别: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根尖周炎,但儿童和青少年由于龋齿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如果不及时治疗,更容易引发根尖周炎;性别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不同个体的牙齿健康状况和口腔卫生习惯会影响根尖周炎的发生。
生活方式与病史:喜欢吃甜食、口腔卫生不良的人群,龋齿的发生率较高,进而更容易引发根尖周炎导致牙龈肿痛;有龋齿病史且未进行有效治疗的患者,随着时间推移,龋齿发展可能累及根尖周组织,引发根尖周炎出现牙龈肿痛。
5.食物嵌塞:进食时食物残渣嵌入牙齿邻接处,对牙龈造成机械性刺激,引起牙龈的炎症、肿痛。比如,牙齿排列不整齐、有龋齿等情况容易导致食物嵌塞。研究显示,约15%-20%的口腔问题与食物嵌塞有关。
年龄性别:各个年龄阶段都可能出现食物嵌塞,但儿童和青少年由于牙齿排列不齐的情况相对较多,更容易发生食物嵌塞进而导致牙龈肿痛;性别差异不明显,但不同个体的牙齿发育和排列情况不同会影响食物嵌塞的发生。
生活方式与病史: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过快、咀嚼方式不正确等,容易导致食物嵌塞;有牙齿缺失、龋齿等病史的患者,由于牙齿的正常解剖结构被破坏,更容易出现食物嵌塞,从而引发牙龈肿痛。
二、牙龈肿痛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
1.临床表现
牙龈外观:牙龈炎和牙周炎患者牙龈多表现为红肿,颜色鲜红或暗红,质地松软;智齿冠周炎患者牙龈红肿以智齿周围为主,可伴有龈瓣糜烂;根尖周炎患者牙龈相应根尖部位红肿,有时可看到瘘管形成。
疼痛特点:牙龈炎和牙周炎的疼痛多为持续性胀痛,进食、刷牙时加重;智齿冠周炎疼痛可为跳痛、胀痛,伴有张口受限;根尖周炎疼痛为持续性跳痛,咬合时疼痛明显加剧。
伴随症状:牙周炎可能伴有牙齿松动;智齿冠周炎可伴有张口困难、口臭;根尖周炎可能伴有面部肿胀、发热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时)。
2.相关检查
口腔检查:医生会通过视诊观察牙龈的颜色、形态、有无肿胀、出血等情况;触诊检查牙龈的压痛部位、有无波动感等;还会检查牙齿的龋坏情况、牙髓活力等。
X线检查:对于牙周炎可了解牙槽骨吸收情况;根尖周炎可观察根尖周骨质破坏情况;智齿冠周炎可辅助判断智齿的萌出情况及周围骨质有无破坏等。
三、牙龈肿痛的预防及应对建议
1.预防措施
保持口腔卫生:每天早晚正确刷牙,可选择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及时清除食物残渣和牙菌斑。
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龋齿、牙结石等问题并进行处理,预防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的发生。
合理饮食:减少甜食和碳酸饮料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增强牙龈的抵抗力。
纠正不良习惯:避免用牙齿咬硬物,改正单侧咀嚼等不良习惯;戒烟限酒,减少对牙龈的刺激。
2.应对建议
急性期缓解疼痛:可以使用淡盐水漱口,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缓解牙龈肿痛;避免食用辛辣、过热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疼痛。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牙龈炎、牙周炎引起,需要进行洗牙、龈下刮治等牙周治疗;智齿冠周炎需要局部冲洗上药,炎症消退后根据智齿情况考虑拔除智齿;根尖周炎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孕妇出现牙龈肿痛时,由于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口腔治疗需谨慎,应先通过保持口腔卫生等基础方法缓解症状,待分娩后再进行系统治疗;儿童出现牙龈肿痛时,家长要帮助其做好口腔卫生清洁,避免自行用药,及时带儿童到口腔科就诊,因为儿童的口腔情况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恰当处理,且要考虑儿童的配合度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