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怎样治疗好
腰肌劳损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康复理疗以及预防与生活方式调整。一般治疗有休息与姿势调整、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包括腰部伸展运动(如拱桥运动、飞燕式运动)和腰部旋转运动;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和外用药物;康复理疗包含针灸推拿、牵引治疗;预防与生活方式调整需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加强腰部肌肉锻炼、注意腰部保暖。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姿势调整
对于腰肌劳损患者,充足的休息至关重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久坐、久站或弯腰劳作等情况。例如,久坐办公人群每隔30-60分钟应起身活动一下,伸展腰部,改变姿势。良好的姿势有助于减轻腰部肌肉的负担,防止劳损进一步加重。无论是站立、坐姿还是睡眠时,都要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站立时应挺胸收腹,双肩后展;坐姿要选择有良好腰部支撑的座椅,使腰部紧贴椅背;睡眠时可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侧卧时双膝微曲,仰卧时可在膝下垫一薄枕,以保持腰椎的生理前凸。
2.物理治疗
热敷:热敷可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常用的方法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腰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一些因寒冷刺激导致腰肌劳损加重的患者,热敷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症状。例如,冬季气温较低时,腰部保暖不足易引发腰肌劳损复发,此时热敷可起到温暖腰部、放松肌肉的作用。
红外线照射:红外线能够穿透皮肤深层,产生热效应,改善腰部组织的营养代谢,缓解疼痛。通过特定的红外线照射仪器对腰部进行照射,每次照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每周可进行2-3次。对于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长期坚持红外线照射有助于促进腰部损伤组织的修复。
二、运动疗法
1.腰部伸展运动
拱桥运动: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2-3秒后缓慢放下,每次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4组。这种运动可以增强腰部及腹部肌肉力量,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动作幅度和重复次数。年轻人身体状况较好,可适当增加难度和强度;中老年患者则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飞燕式运动:患者俯卧位,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部、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形似飞燕,坚持3-5秒后放松,每次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4组。飞燕式运动主要锻炼腰部后方的肌肉,有助于增强腰部的伸展能力,改善腰部的活动功能。在进行飞燕式运动时,要注意动作的缓慢和平稳,避免因动作过猛造成腰部损伤。尤其对于有腰椎间盘突出等基础病史的患者,更要谨慎操作,若运动过程中出现腰部疼痛加重等不适,应立即停止。
2.腰部旋转运动:患者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叉腰,缓慢向左、右两侧旋转腰部,每次旋转幅度以自身舒适为宜,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4组。腰部旋转运动可以增加腰椎的活动度,放松腰部肌肉,缓解腰肌劳损引起的腰部僵硬等症状。不同性别患者在运动时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应适当减少旋转幅度和运动强度,避免对腰部造成不良影响。生活方式较为sedentary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等,由于腰部活动较少,更应通过腰部旋转运动来增加腰部的灵活性。
三、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对于疼痛较为明显的腰肌劳损患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症状。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出血倾向等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例如,本身有胃溃疡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加重溃疡病情,引发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基础病史和身体状况,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使用。
2.外用药物
外用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物也可用于腰肌劳损的治疗。例如一些含有中药成分的膏药,通过皮肤渗透作用,起到改善腰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的效果。外用药物相对口服药物来说,全身不良反应较少,但仍需注意皮肤是否有过敏等反应。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外用药物时要更加谨慎,避免药物接触到眼睛、口腔等黏膜部位,同时要密切观察皮肤反应,若出现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
四、康复理疗
1.针灸推拿
针灸:针灸通过刺激腰部的特定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达到止痛、缓解肌肉紧张的作用。常用的穴位有肾俞、委中、大肠俞等。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穴位的选择和针刺手法的调整。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针灸的刺激强度可能需要有所不同。儿童由于皮肤娇嫩、穴位较浅,针灸时要特别注意手法轻柔,避免过度刺激。
推拿:专业的推拿按摩可以放松腰部紧张的肌肉,改善腰部的气血运行。推拿师会根据患者的腰部情况,采用揉、按、推、拿等手法进行操作。但推拿按摩要注意适度,对于有腰椎骨折、腰椎结核等严重腰椎疾病的患者不适合推拿治疗。在进行推拿前,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禁忌证。女性患者在经期等特殊时期进行推拿时,要告知推拿师,避免对腰部进行过度刺激导致月经量过多等情况。
2.牵引治疗
牵引治疗可以通过机械力量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也能放松腰部肌肉。但牵引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牵引重量和牵引时间。一般来说,牵引重量不宜过大,牵引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对腰部造成不良影响。对于老年人或体质较弱的患者,牵引治疗时要密切观察反应,若出现头晕、腰部疼痛加剧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牵引。有严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患者要慎用牵引治疗,因为牵引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等不良反应。
五、预防与生活方式调整
1.避免腰部过度劳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避免腰部过度劳累。例如,搬运重物时应采用正确的姿势,尽量贴近物体,屈膝下蹲,用腿部力量抬起重物,而不是弯腰用力,防止腰部扭伤。对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强度和休息时间,避免腰部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应注意这一点,如经常进行体力劳动的工人,要定期休息,让腰部肌肉得到放松;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要定时起身活动腰部,避免久坐导致腰肌劳损。
2.加强腰部肌肉锻炼
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除了前面提到的运动疗法中的相关动作外,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腰部伸展和强化训练。例如,进行平板支撑运动,患者俯卧,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肩膀和肘关节垂直于地面,双脚踩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坚持30-60秒为一组,每次进行3-4组。平板支撑可以有效锻炼腹部和腰部的核心肌群,增强腰部的稳定性。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可以进行平板支撑锻炼,但要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难度和坚持时间。青少年通过加强腰部肌肉锻炼有助于预防腰肌劳损的发生,老年人则可以通过适度的锻炼维持腰部肌肉力量,延缓腰肌劳损的进展。
3.注意腰部保暖
寒冷刺激容易引起腰部肌肉痉挛,加重腰肌劳损的症状。因此,要注意腰部的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在寒冷的季节,可佩戴腰部保暖带。对于一些工作环境较寒冷的人群,如在冷库工作的人员,更要做好腰部的保暖措施,避免腰部长期处于寒冷环境中。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腰部保暖尤为重要,可通过热敷等方式保持腰部温暖,预防腰肌劳损的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