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原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和胃蛋白酶、药物因素等。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凭借其螺旋形结构及鞭毛,易钻透胃黏膜层。它可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产氨,中和胃酸,为自身营造适宜生存环境,同时氨对胃黏膜有损伤作用。
2.胃酸和胃蛋白酶
胃酸由胃壁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在胃酸作用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当胃酸分泌过多,超过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和修复能力时,胃酸和胃蛋白酶就会对黏膜产生自身消化作用,导致溃疡形成。
3.药物因素
非甾体抗炎药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而前列腺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可促进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增加黏膜血流等,用药后胃黏膜失去前列腺素保护,易受胃酸和胃蛋白酶损伤,导致溃疡。糖皮质激素可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同时抑制胃黏液分泌,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从而诱发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