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便带血
便血情况可表现为粪便中混有血液,血液与粪便均匀混合,提示出血部位相对较高且出血持续一段时间,血液与粪便充分混合;也可表现为血液附着在粪便表面,这多表明出血部位靠近肛门,是直肠局部病变导致的出血,如直肠下段炎症引起的黏膜损伤出血。
2.排便异常
患者常伴有腹泻症状,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每天可达数次甚至十余次。粪便多为不成形稀便,这是由于直肠炎症刺激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水分吸收减少。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的情况,这与直肠炎症导致的肠道功能紊乱有关。此外,患者在排便时可能会有里急后重感,即有强烈的便意,但每次排便量少,排便后仍有未排净的感觉,这是因为直肠炎症刺激直肠黏膜的感受器,使其频繁产生排便冲动。
3.腹痛
腹痛部位多在左下腹或下腹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或坠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感腹部轻微不适,重者疼痛较为剧烈,影响日常生活。腹痛通常在排便前加重,排便后可稍有缓解,这是因为排便前肠道蠕动增强,刺激病变的直肠黏膜,导致疼痛加剧;排便后,肠道压力减轻,疼痛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