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有哪些表现
痛风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急性发作期突然关节疼痛、红肿热;间歇发作期急性发作后可自行缓解但血尿酸仍高;慢性痛风石病变期有痛风石形成致关节畸形等及肾脏病变如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年龄大、病程长、生活方式不当等影响各期表现。
一、急性发作期表现
1.突然发作的关节疼痛:多在夜间或清晨突然起病,疼痛剧烈,如刀割、撕裂样。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足背、踝、膝、指、腕等关节,男性患者居多,这与男性的生活方式、尿酸代谢特点等有关,部分患者可能有饮酒、高嘌呤饮食等病史后诱发急性发作。疼痛程度随病情进展可能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活动。
2.关节红肿热:受累关节出现明显红肿,皮肤温度升高,触之有灼热感。以第一跖趾关节为例,局部皮肤发红,肿胀明显,关节活动时疼痛加剧,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扩张、渗出增加等病理变化引起。
二、间歇发作期表现
1.无症状间歇期:急性关节炎发作后,一般可在数天至2周内自行缓解,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此时可能无明显不适症状,但血尿酸仍处于升高状态。部分患者可能在数月或数年后复发,生活方式如持续高嘌呤饮食、饮酒等可能增加复发风险,年龄增长也可能使复发间隔时间缩短等。
三、慢性痛风石病变期表现
1.痛风石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及周围组织,形成痛风石。痛风石可发生在耳轮、关节周围、肾脏等部位。关节周围的痛风石可导致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者更易出现痛风石,长期血尿酸控制不佳是重要原因。
2.肾脏病变:可表现为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尿酸盐肾病可引起肾小管间质损害,早期可能仅有夜尿增多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肾功能减退;尿酸性尿路结石可引起肾绞痛、血尿等,生活方式中饮水少等因素可能促进结石形成,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者肾脏病变风险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