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痛风性关节炎有急性发作期、间歇发作期、慢性痛风石病变期三种症状表现。急性发作期起病急骤,多夜间或凌晨发作,受累关节剧痛、红肿、发热、压痛、活动受限,常见第一跖趾关节等受累;间歇发作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或有血尿酸异常、受累关节轻微不适等;慢性痛风石病变期会形成痛风石,致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破溃后易致炎症且伤口难愈,还可能影响肾脏出现尿酸性尿路结石等,长期高嘌呤饮食、酗酒等及有长期痛风病史者易发展至此,女性绝经前受雌激素保护痛风进展慢,绝经后风险增加。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往往起病急骤,多在夜间或凌晨突然发作。患者受累关节会出现剧烈疼痛,疼痛程度通常较为严重,如刀割样或撕裂样。常见的受累关节为第一跖趾关节,约50%的首次发作会累及该部位,此外,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指关节等也可受累。受累关节会迅速出现红肿、发热和明显的压痛,皮肤温度升高,外观发红,关节活动受限。例如,有研究显示,在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中,约70%的第一跖趾关节会出现上述典型表现。
间歇发作期症状
在两次急性发作之间的间歇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存在血尿酸水平的异常。有些患者可能会在间歇期出现受累关节的轻微不适或隐痛,或者有血尿酸盐沉积导致的关节周围组织轻微肿胀等表现,但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
慢性痛风石病变期症状
随着病情的进展,若痛风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体内会形成痛风石。痛风石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形成的结节,可出现在耳廓、关节周围(如手指、手腕、足背等部位)、肾脏等部位。关节周围的痛风石会导致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肢体功能。同时,痛风石破溃后会排出白色尿酸盐结晶,由于尿酸盐有一定的刺激性,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的炎症反应,且伤口不易愈合。此外,肾脏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尿酸性尿路结石等情况,表现为腰痛、血尿等症状。对于有长期痛风病史的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由于尿酸长期代谢异常,更容易出现慢性痛风石病变期的表现,而女性患者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痛风进展相对缓慢,但绝经后风险会增加。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嘌呤饮食、酗酒等人群更容易发展到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