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什么
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方法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溶栓治疗。PCI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重要再灌注治疗措施,发病12小时内STEMI患者及时行PCI可挽救心肌、降死亡率改预后,3-12小时内有适应证应尽快行,12小时以上有缺血症状等也可考虑,不同人群符合指征应积极考虑需评估整体状况;溶栓治疗适用于不具备急诊PCI条件且90分钟内不能完成球囊扩张的医院中发病12小时内STEMI患者,常用药物有尿激酶等,有禁忌证者禁用,再通率相对低有再闭塞可能,不具备PCI条件时是早期开通血管重要手段。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重要的再灌注治疗措施之一。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发病12小时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及时行PCI能够快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显著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其原理是通过球囊扩张和放置支架等操作,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对于发病3-12小时内的STEMI患者,若有适应证应尽快行PCI;对于发病12小时以上但仍有缺血症状和持续ST段抬高的患者,也可考虑PCI。在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中,只要患者符合PCI的适应证,都应积极考虑该治疗手段,但需充分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心功能、肝肾功能等。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多器官功能衰退等情况,在评估时要更全面谨慎,但如果满足PCI指征,仍应尽早进行以改善预后。
2.溶栓治疗:对于不具备急诊PCI条件且不能在90分钟内完成球囊扩张的医院,对发病12小时内的STEMI患者可考虑溶栓治疗。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研究表明,溶栓治疗能够使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改善心肌灌注。然而,溶栓治疗有一定的禁忌证,如既往有颅内出血、近3个月有缺血性脑卒中、可疑主动脉夹层等情况的患者禁用。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溶栓治疗时需严格把握禁忌证,例如女性患者可能在某些生理状态下溶栓风险有所不同,但主要还是依据严格的禁忌证标准来判断是否适合溶栓。与PCI相比,溶栓治疗再通率相对较低,且有再闭塞的可能,但在不具备PCI条件的情况下,仍是早期开通血管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