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脾胃虚弱怎么推拿
文章介绍了四种针对小儿脾胃虚弱的推拿方法,包括补脾经(小儿拇指桡侧缘直推,100-300次,促运化)、摩腹(小儿腹部掌面或四指并拢摩,5-10分钟,调气机)、揉中脘(脐上4寸处拇指或掌根揉,3-5分钟,健脾胃消食积)、捏脊(脊柱两侧从长强穴至大椎穴反复捏拿3-5遍,调脏腑),还提示宝宝脾胃虚弱推拿时手法要轻柔,需专业医护人员指导,观察宝宝反应,有严重消化系统疾病急性发作等情况先就医。
一、补脾经
1.位置:脾经位于小儿拇指桡侧缘。
2.操作方法:医者用左手握住小儿拇指以固定,再用右手拇指螺纹面从小儿拇指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一般推100-300次。从循证医学角度,补脾经可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有研究表明能增强胃肠道蠕动相关指标,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功能不良情况。
二、摩腹
1.位置:腹部。
2.操作方法:让小儿平卧,医者用掌面或四指并拢摩小儿腹部,频率约每分钟120-160次,摩腹时间约5-10分钟。摩腹能促进腹部气血运行,调节脾胃气机,多项临床研究显示摩腹可改善脾胃虚弱患儿的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其机制与调节胃肠激素分泌等相关。
三、揉中脘
1.位置:中脘穴位于小儿脐上4寸处。
2.操作方法:医者用拇指或掌根揉中脘穴,揉动频率约每分钟120-160次,揉3-5分钟。揉中脘能健脾胃、消食积,临床研究证实揉中脘对脾胃虚弱引起的胃脘疼痛、消化不良等有改善作用,可调节胃排空等胃肠动力相关指标。
四、捏脊
1.位置:脊柱两侧,从长强穴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2.操作方法:小儿俯卧,医者双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自小儿长强穴开始,将皮肤轻轻提起,沿脊柱两侧向上捏至大椎穴,如此反复捏拿3-5遍。捏脊可调节脏腑功能,对脾胃虚弱有良好的调理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捏脊能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善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等。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宝宝脾胃虚弱推拿时,要注意手法轻柔,根据宝宝的耐受程度调整力度。因为宝宝皮肤娇嫩,骨骼等组织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过重的手法可能会对宝宝造成损伤。同时,推拿应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若宝宝伴有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急性发作等情况,需先就医明确病情后再谨慎选择推拿等干预措施。并且要观察宝宝在推拿过程中的反应,如有不适需立即停止操作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