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做什么检查能确诊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涉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表现评估。实验室检查中部分患者有轻度贫血,活动期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HLA-B27对诊断有辅助价值;影像学检查里X线可观察骶髂关节和脊柱病变,CT对骶髂关节病变诊断更敏感,MRI能更早发现早期病理改变;临床表现需询问症状、晨僵情况及检查脊柱活动度,儿童、女性及有家族史者需特殊关注。
HLA-B27:90%左右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呈阳性,但HLA-B27阳性者不一定患有强直性脊柱炎,HLA-B27阴性也不能排除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它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骶髂关节: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部位,早期可见骶髂关节骨质疏松,关节间隙模糊,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面侵蚀、硬化,关节间隙狭窄甚至融合。例如,早期X线可能仅发现骶髂关节的轻微改变,如关节面毛糙等,随着病程延长,会逐渐出现典型的骶髂关节炎表现。
脊柱:病变晚期可出现脊柱呈“竹节样”改变,椎体方形变,椎间小关节模糊、融合等。
CT检查:对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比X线更敏感,能更早发现骶髂关节的细微病变,如关节面的微小侵蚀、骨赘形成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MRI检查:在疾病早期就能发现骶髂关节骨髓水肿、炎症等病变,比X线和CT更早发现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改变,对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活动度有重要意义。例如,MRI可以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软组织炎症情况,对于判断疾病是否处于活动期有很大帮助。
临床表现评估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如是否有下腰背部疼痛,疼痛通常在夜间或休息时加重,活动后缓解,部分患者可出现外周关节疼痛,尤其是髋关节、膝关节等,还会了解患者的晨僵情况,晨僵时间一般超过30分钟,活动后可缓解。同时,会检查患者的脊柱活动度,如胸廓活动度、颈椎前屈、后伸、侧弯活动度等,这些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诊强直性脊柱炎。对于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其临床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易出现外周关节受累,需要更加细致地评估;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时期,病情可能会有变化,也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和诊断;有强直性脊柱炎家族史的人群,在检查时应更加关注相关指标和影像学表现,以便早期发现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