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的处理原则
急性左心衰的处理包括一般处理、药物治疗、病因及诱因治疗、监测与评估。一般处理要根据患者情况调整体位并吸氧;药物治疗用吗啡、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病因及诱因治疗包括治疗基础心脏病和去除诱因;监测与评估需监测生命体征及必要时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不同年龄患者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一般处理
1.体位: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心脏前负荷。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需由专业人员妥善固定体位,确保安全且利于呼吸循环改善。老年患者因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调整体位时动作需轻柔缓慢,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2.吸氧:立即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严重呼吸困难者可采用面罩吸氧或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不同年龄患者吸氧流量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儿童要选择合适规格的吸氧装置,避免造成不适。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吸氧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
二、药物治疗
1.吗啡: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减轻心脏负荷。但对于老年患者或呼吸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因为可能抑制呼吸。儿童一般不推荐使用吗啡。
2.利尿剂:如呋塞米等,快速利尿,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前负荷。用药时需注意监测电解质,尤其是老年患者电解质紊乱风险较高,儿童使用时要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3.血管扩张剂:例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使用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老年患者血压波动更敏感,需缓慢调整药物剂量。
三、病因及诱因治疗
1.治疗基础心脏病:如针对冠心病患者,若有指征可考虑介入治疗等;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需评估瓣膜情况决定治疗方案。不同年龄患者基础心脏病的治疗方式有差异,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急性左心衰需尽早评估手术等治疗时机。
2.去除诱因:积极控制感染,如老年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时需选用合适抗生素,儿童感染后要及时规范治疗。纠正心律失常,对于有快速心律失常导致急性左心衰的患者,需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老年患者用药时要考虑药物对心功能的进一步影响。
四、监测与评估
1.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儿童需使用适合其年龄的监测设备,准确获取生命体征数据。老年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相对不典型,更要细致观察。
2.血流动力学监测:必要时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如放置肺动脉导管,了解患者的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出量等指标,为治疗提供更精准的依据。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尤其是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流动力学监测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