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食管炎的危害
霉菌性食管炎会对进食及营养状况产生影响,导致吞咽困难、营养摄入不足、体重下降、免疫力降低等;还会引发局部并发症,如反复发作可致食管狭窄加重吞咽困难,严重时可引起食管穿孔引发严重疾病;此外病原体可能侵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播散性念珠菌病,累及多脏器,免疫力低下人群风险更高、病情更严重。
一、对进食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霉菌性食管炎会导致食管黏膜受损,患者常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尤其是在进食固体食物时更为明显,这会影响患者正常的进食量。长期的吞咽困难会使患者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维持。例如,研究发现,患有霉菌性食管炎且存在明显吞咽困难的患者,其体重可能会逐渐下降,身体免疫力也会因营养摄入不足而降低,因为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减少,无法满足身体正常的生理需求。对于儿童患者来说,还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旺盛期,对营养的需求相对更多,吞咽困难会严重限制营养的获取,从而阻碍身体的正常生长。
二、引发局部并发症
1.食管狭窄:霉菌性食管炎若反复发作,食管黏膜在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形成瘢痕组织,随着瘢痕组织的不断增生,会导致食管狭窄。食管狭窄会进一步加重吞咽困难的程度,使患者进食更加困难。例如,部分患者可能从最初能进食固体食物略有困难,逐渐发展到只能进食流质食物,甚至连流质食物也难以顺利咽下。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有所下降,食管狭窄带来的进食问题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等更严重的后果。
2.食管穿孔:严重的霉菌性食管炎可能会引起食管穿孔,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食管穿孔后,食管内的内容物会漏入纵隔或胸腔等周围组织,引发纵隔炎、胸腔感染等严重疾病,患者会出现剧烈胸痛、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病情危急,需要紧急治疗。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发生食管穿孔后,身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感染等并发症的治疗难度可能会更大,预后也可能受到影响。
三、全身播散风险
霉菌性食管炎的病原体如果侵入血液循环,可能会引起全身播散性念珠菌病。全身播散性念珠菌病可累及多个脏器,如心、脑、肝、肾等。例如,侵犯心脏可引起心内膜炎,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心脏杂音等症状;侵犯脑部可引起脑膜炎,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表现;侵犯肾脏可影响肾功能,出现尿量减少、水肿等情况。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全身播散性念珠菌病的发生风险更高,而且病情往往更为严重,治疗也更加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