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该怎么治疗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应对措施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鼻腔冲洗。避免接触过敏原需通过检测明确,不同人群方式不同;药物治疗有抗组胺药和鼻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治疗包括皮下和舌下免疫治疗,各有特点和注意事项;鼻腔冲洗可清除过敏原等,不同人群操作有别。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原理: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发生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明确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首要的治疗措施。不同季节过敏原不同,如春季可能是花粉,需通过过敏原检测(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明确具体过敏原。
不同人群应对:儿童需家长协助观察在特定季节接触哪些物质后症状加重,如花草、柳絮等;成年人可通过记录症状发作与活动、环境的关系来发现过敏原;有过敏病史且已知过敏原的人群,在相应季节应严格避免接触,如花粉季减少外出、佩戴口罩等。
二、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可有效缓解鼻痒、喷嚏和流涕等症状。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全身性不良反应较少,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适用于大多数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儿童使用需选择儿童剂型,如西替利嗪滴剂等,且要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范围。
鼻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有效减轻鼻塞、流涕、鼻痒和喷嚏等症状。常用药物有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对于儿童,要选择合适的儿童专用鼻喷雾剂,并注意使用方法,确保药物发挥作用的同时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三、免疫治疗
皮下免疫治疗:是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耐受性提高,从而减轻过敏症状的治疗方法。一般需要持续3-5年,适用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由单一过敏原诱发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红肿、瘙痒,全身荨麻疹、哮喘发作等,需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且治疗前需进行严格评估。
舌下免疫治疗:是将过敏原提取物滴于舌下,使过敏原逐渐被舌下黏膜吸收,从而达到免疫耐受的目的。相较于皮下免疫治疗,其使用更方便,局部不良反应相对较轻,但同样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治疗过程中也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四、鼻腔冲洗
原理: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以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炎性分泌物等,减轻鼻黏膜水肿,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不同人群操作: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需选择合适的儿童鼻腔冲洗器,家长要协助控制冲洗的压力和速度,避免儿童因不适应而抗拒;成年人可自行掌握冲洗的力度和频率,一般每天1-2次,每次冲洗使用200-300ml的冲洗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