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底病变症状
糖尿病眼底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症状因病变阶段而异,非增殖期分轻度、中度、重度,分别有不同症状表现,增殖期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致视力进一步下降、纤维增殖膜形成可牵拉视网膜致视网膜脱离等症状,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及合并其他并发症人群发病及症状表现有差异。
非增殖期眼底病变症状
轻度非增殖期: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仅在眼科检查时发现视网膜有微血管瘤等轻微改变。从年龄角度看,任何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出现,但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相对较短,初期可能更难察觉症状,需定期进行眼底筛查;从性别角度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血糖、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会增加发病风险,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更易出现。
中度非增殖期:患者可能开始出现视力轻度下降,尤其是在看细微物体时可能感觉模糊。这是因为视网膜的血管病变导致局部供血、供氧异常,影响了视网膜对视觉信号的正常处理。对于有较长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随着病变进展到中度非增殖期,视力变化会逐渐明显,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视力下降基础,此时糖尿病眼底病变会进一步加重其视力问题;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若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加速病变进展,出现视力改变。
重度非增殖期:视力明显下降较为常见,还可能出现眼前黑影飘动,这是由于视网膜缺血导致玻璃体出血等改变,血液成分进入玻璃体影响光线的传导。有长期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波动大的患者,在发展到重度非增殖期时,症状会比较明显,儿童糖尿病患者如果病史较长且血糖控制差,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但相对较少见;男性患者若有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大量吸烟等,会加重眼底病变的发展,从而使症状更早更严重地表现出来。
增殖期眼底病变症状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患者视力进一步下降,严重者可至失明。由于视网膜缺血缺氧,刺激新生血管生成,这些新生血管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导致玻璃体积血,患者会感觉眼前一片漆黑。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眼部血管功能可能有所减退,糖尿病眼底病变进展到增殖期时,视力下降和出血等症状会更严重,生活自理会受到较大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女性,产后若血糖仍未良好控制,增殖期眼底病变可能会快速进展,出现严重视力问题;有糖尿病肾病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往往全身微血管病变更严重,眼底病变也更易发展到增殖期,症状更显著。
纤维增殖膜形成:可牵拉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脱离,患者会出现视野缺损、视物变形等症状。一旦发生视网膜脱离,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永久性失明,对于有糖尿病眼底病变高危因素的人群,如病程长、血糖控制差、合并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更要警惕纤维增殖膜形成及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及时进行眼科检查和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