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病理性眼压增高为主要危险因素的疾病。眼压正常范围一般10-21mmHg,超限度会致视神经损害等。分类有原发性(闭角型与开角型,闭角型与解剖异常等有关,开角型与遗传等有关)、继发性(由其他眼病或全身病引起)、先天性(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婴幼儿或儿童发病)。不同人群影响不同,老年人要定期检查,有家族史人群要关注眼部健康,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并监测眼压,婴幼儿及儿童家长要留意眼部表现尽早就诊。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
一、眼压相关
眼压是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施加的均衡压力。正常眼压范围一般在10~21mmHg之间,但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当眼压升高超过了眼球内组织,尤其是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会导致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进而发展为青光眼。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眼压持续高于正常范围的人群,发生青光眼的风险显著增加。
二、分类及特点
1.原发性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多与眼球的解剖结构异常有关,如前房浅、房角窄等。情绪激动、长时间在暗环境中停留等因素可能诱发。急性发作时患者会出现眼痛、头痛、视力急剧下降、虹视(看灯光有彩虹样光环)等症状;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症状不明显,逐渐会出现视野缺损。
开角型青光眼:房角始终是开放的,但房水排出通道存在功能障碍。发病较为隐匿,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视野逐渐出现缺损,晚期可导致失明。其发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有家族史的人群需要密切监测眼压等指标。
2.继发性青光眼:由其他眼部疾病(如白内障、葡萄膜炎等)或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引起。例如,白内障膨胀期时,晶状体体积增大,推挤虹膜向前,堵塞房角,引起眼压升高,导致继发性青光眼。
3.先天性青光眼:与胚胎发育时期眼前段结构发育异常有关,多在婴幼儿或儿童时期发病。患儿可出现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眼球往往较正常增大(牛眼)。
三、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结构发生变化,老年人患青光眼的风险增加。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青光眼。如果已经患有青光眼,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控制眼压,延缓病情进展。
2.有家族史人群:由于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要更加关注自己的眼部健康,定期进行眼部筛查,包括眼压、视野等检查,以便在早期发现异常并采取干预措施。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发生青光眼的概率高于常人,因为高血糖等因素可能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和房水代谢。这类患者除了控制血糖外,还要密切监测眼压,一旦发现眼压异常,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青光眼相关检查和治疗。
4.婴幼儿及儿童:先天性青光眼在婴幼儿和儿童中较为常见,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眼部表现,如是否有畏光、流泪、眼球增大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尽早带孩子到眼科就诊,争取早期诊断和治疗,以保障孩子的视功能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