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的症状和治疗
鼻炎有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嗅觉减退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治疗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免疫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时考虑,需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炎、鼻息肉等患者,根据病情选合适术式,不同年龄人群有差异)
一、鼻炎的症状
1.鼻塞: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单侧或双侧鼻塞。间歇性鼻塞通常在白天、运动时减轻,夜间、静坐时加重;持续性鼻塞则是鼻腔长期通气不畅。不同年龄人群鼻塞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鼻塞出现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情况,影响睡眠质量和生长发育;成年人鼻塞可能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等。
2.流涕:清水样涕常见于变应性鼻炎发作期,由鼻腔黏膜分泌亢进所致。感染性鼻炎时流涕可为黏液性或脓性,如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炎可能出现黄色或绿色脓性鼻涕。不同年龄人群流涕表现也有不同,婴幼儿不会擤鼻涕,可能表现为鼻涕倒流至咽部,引起咳嗽等症状。
3.打喷嚏:变应性鼻炎患者多有阵发性打喷嚏,数量较多,可连续数个至数十个。在花粉播散季节等特定环境下易发作,不同年龄人群打喷嚏频率可能因个体差异和过敏原暴露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
4.鼻痒:多为阵发性鼻内瘙痒,患者常忍不住揉搓鼻子,儿童可能表现为用手搔抓鼻部等动作。不同年龄人群鼻痒的表现形式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达鼻痒,而通过一些异常行为来体现。
5.嗅觉减退:若鼻炎影响嗅区黏膜,可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急性鼻炎时嗅觉减退多为暂时性,随着炎症消退可逐渐恢复;慢性鼻炎或鼻息肉等引起的嗅觉减退可能为持续性。不同年龄人群嗅觉减退对生活的影响不同,儿童可能影响对周围环境气味的感知,影响食欲等;成年人可能影响工作和生活中对气味相关信息的获取。
二、鼻炎的治疗
1.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变应性鼻炎患者,明确过敏原后应尽量避免接触。例如,对花粉过敏者,在花粉季节应减少外出,关闭门窗等;对尘螨过敏者,应保持室内清洁,使用防螨寝具等。不同年龄人群避免接触过敏原的措施需根据其生活环境和活动特点进行调整,儿童的生活环境相对较简单,家长可协助进行过敏原防护;成年人则需根据自身工作和生活环境主动采取防护措施。
2.药物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抗组胺药:可有效缓解鼻痒、打喷嚏和流涕等症状,分为口服和鼻用剂型。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也有一定作用。
3.免疫治疗:对于变应性鼻炎患者,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不同年龄人群在进行免疫治疗时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等情况。
4.手术治疗:适用于经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炎、鼻息肉等患者。手术方式包括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等,不同手术方式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和风险,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同时不同年龄人群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恢复情况也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