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长褥疮怎么办啊
要做好老人褥疮护理,首先需及时评估褥疮情况明确分期,然后通过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针对不同分期进行局部创面处理,特殊人群如糖尿病老人要关注血糖,完全卧床老人要定期检查皮肤并给予心理关怀。
一、及时评估褥疮情况
首先要对老人的褥疮进行准确评估,包括褥疮的分期。褥疮一般分为四期,一期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或麻木,皮肤完整;二期是表皮和真皮部分缺损,形成浅表溃疡;三期是全层皮肤缺损,累及皮下组织但未穿透筋膜;四期是深部组织缺损,累及肌肉、骨骼等。通过评估明确褥疮的严重程度,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
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1.定时翻身:这是预防和处理褥疮的重要措施。对于老人,一般每1-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身体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可使用翻身垫等辅助工具,防止拖、拉、推等动作造成皮肤擦伤。长期卧床的老人,由于皮肤弹性差、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定时翻身能有效促进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降低褥疮进一步发展的风险。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老人清洁皮肤,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水温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8-40℃左右。清洁后要及时擦干皮肤,尤其是皮肤褶皱处,如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保持皮肤干燥可以减少潮湿对皮肤的刺激,降低褥疮发生的可能性。如果老人出汗较多或有大小便失禁等情况,要及时清理,避免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
三、加强营养支持
充足的营养对于褥疮的愈合至关重要。老人应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蛋白质是身体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可多食用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维生素C、维生素E等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可通过新鲜的蔬菜(如西兰花、菠菜等)和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来获取。对于食欲不佳的老人,可根据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营养制剂。因为良好的营养状况能增强老人的抵抗力,有利于褥疮部位的修复。
四、局部创面处理
1.一期褥疮:可使用气垫床、减压坐垫等,减轻受压部位的压力,同时保持局部皮肤清洁,一般通过上述护理措施,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改善后,一期褥疮有可能逐渐恢复。
2.二期及以上褥疮:如果创面有渗出,需要使用无菌的敷料进行覆盖,如生理盐水纱布等,保持创面湿润,促进愈合。如果创面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感染的敷料,但具体使用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对于较严重的褥疮,可能需要请外科医生评估,考虑是否需要进行清创等处理。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人通常身体机能下降,皮肤修复能力减弱,且可能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护理过程中要格外注意避免因护理不当导致褥疮加重。比如有糖尿病的老人,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伤口愈合,所以要密切关注血糖情况,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褥疮护理;对于行动极度不便、完全卧床的老人,除了上述护理措施外,要定期检查皮肤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同时,要关注老人的心理状态,长期受褥疮困扰可能会使老人产生焦虑等情绪,家人和护理人员要给予心理关怀,帮助老人保持积极的心态,这也有助于老人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