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病毒初次感染引发水痘后潜伏,免疫力下降时激活致病。其临床表现有前驱症状、皮疹特点(红斑、簇集丘疹水疱、单侧带状分布)、神经痛(可先于、伴或后于皮疹,年龄大神经痛明显,老年易留后遗神经痛)。发病风险因素包括年龄(50岁以上尤其70岁以上发病风险高)、不良生活方式(长期熬夜劳累等降低免疫力)、病史(患免疫低下疾病或曾患水痘者易发病)。诊断主要依典型临床表现,不典型需实验室检查,鉴别需与单纯疱疹、接触性皮炎等区分。
一、病毒相关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嗜神经性和皮肤性的特点。人是该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初次感染人体后,会在体内大量繁殖,引发水痘。之后,病毒会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例如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恶性肿瘤、艾滋病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潜伏的病毒就会被激活。被激活的病毒会沿着神经纤维移动到皮肤,在相应的皮肤区域内复制,导致该区域出现带状分布的皮疹,同时伴有神经痛。
二、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在出疹前可能会有乏力、低热、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同时受累神经节对应的皮肤区域可能会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持续1-3天,也有部分患者没有前驱症状直接出疹。
2.皮疹特点:皮疹一般首先出现红斑,很快就会发展为簇集性的丘疹,随后变为水疱,水疱内容物澄清,周围伴有红晕。皮疹沿神经走行呈单侧带状分布,一般不超过体表中线。好发部位常见于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
3.神经痛: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重要特征之一,可在皮疹出现前、同时或之后发生。疼痛的性质多样,可为刺痛、灼痛、跳痛等),年龄越大,神经痛往往越明显,老年人中约有50%-70%会遗留神经痛,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
三、发病风险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老年人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明显高于年轻人。例如,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60岁以上发病率显著增加,70岁以上发病率更高)。
2.生活方式: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发病风险)。长期大量吸烟、酗酒也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使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发病的可能性增加)。
3.病史:患有某些基础疾病会增加发病风险,如患有恶性肿瘤(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等)、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性疾病的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严重受损,更容易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并引发带状疱疹;曾患过水痘的人,病毒潜伏在体内,日后有复发引发带状疱疹的可能)。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医生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单侧带状分布的成簇水疱、神经痛等)即可初步诊断带状疱疹。对于不典型的病例,可能会借助实验室检查,如病毒学检查(检测疱液中的病毒抗原或核酸等)、血清学检查(检测患者血清中针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抗体等)来明确诊断。
2.鉴别诊断:需要与单纯疱疹鉴别,单纯疱疹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皮疹多为集簇性小水疱,复发率高,一般无神经痛;还需与接触性皮炎鉴别,接触性皮炎有接触过敏原等病史,皮疹多与接触部位一致,瘙痒明显,一般无神经痛等带状疱疹的典型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