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疱疹怎么回事
咽喉疱疹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最常见柯萨奇病毒A组等,儿童高发。病因是病毒经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繁殖引发炎症,儿童因免疫系统弱更易感染。临床表现有局部咽部疼痛、疱疹、流涎拒食等,全身可有发热、头痛等,肠道病毒71型感染需警惕并发症。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病毒核酸检测。治疗包括一般休息饮食和对症降温、漱口等。预防要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保持居处通风,儿童勤洗手少去密集场所。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A组等病毒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人体,在咽部等局部黏膜细胞内繁殖,引起炎症反应。例如,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不仅可引起咽喉疱疹,还可能导致手足口病等更严重的疾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是密切接触、飞沫传播等。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受到这些病毒的侵袭。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儿童经常处于人员密集、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中,感染病毒的风险会增加。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是咽喉疱疹的高发人群,尤其是3-10岁的儿童。这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对病毒的抵抗力不如成年人。而成年人感染后症状可能相对较轻,这与成年人的免疫系统已经较为成熟有关。
二、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咽部疼痛,尤其是在吞咽时疼痛明显,可伴有咽部疱疹。疱疹通常出现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等部位,初期为灰白色的小丘疹,随后发展为疱疹,周围有红晕。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流涎、拒食等情况,对于儿童来说,拒食可能会影响其营养摄入,需要家长密切关注。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8-40℃,发热一般持续1-7天不等。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如果是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咽喉疱疹,除了上述症状外,还需要警惕出现神经系统、心肺等并发症的可能,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
三、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咽部情况,发现疱疹等典型表现。同时会询问患者的症状、接触史等。例如,询问患者近期是否接触过患有类似疾病的患者,是否去过人员密集的场所等。
实验室检查:可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等,通过采集咽部样本等检测是否存在相关病毒的核酸,以明确病因。例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71型等病毒的核酸,有助于确诊。
四、治疗与护理
一般治疗: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在饮食方面,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部疼痛。对于发热的患者,要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儿童患者由于吞咽能力和对疾病的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特别注意其进食情况和体温变化,及时为其补充水分和营养。
对症治疗:如果患者发热较高,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对于咽部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咽部清洁,缓解疼痛。但需要注意儿童患者漱口时的安全,避免误咽。
五、预防措施
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对于儿童聚集的场所,如幼儿园、学校等,要加强卫生管理,定期对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
个人卫生: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等。在病毒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成年人也应注意个人卫生,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