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怎么回事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间传导完全阻断致心房心室各自独立活动的心律失常,病因有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临床表现有症状和体征表现,诊断靠心电图,治疗有药物和起搏器治疗,儿童和老年患者有不同情况需特殊关注
一、病因方面
年龄与性别因素:不同年龄段和性别人群病因有所差异。在儿童中,可能由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等引起;成人则常见于冠心病(如心肌梗死导致冠状动脉阻塞,影响心脏传导系统血供)、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脏手术损伤(如心脏瓣膜置换术等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传导系统)、电解质紊乱(如严重高钾血症等,高钾血症可影响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干扰房室传导)等。男性和女性在病因分布上可能无显著特异性差异,但具体疾病的发生与个体的基础健康状况等相关。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酗酒、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而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常见基础病因。例如长期大量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进而增加冠心病发病几率,提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可能性。
病史关联: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如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心肌病病史等的人群,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相对较高。既往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组织坏死,可能破坏心脏传导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得房室传导出现障碍,进而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二、临床表现方面
症状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晕厥、阿-斯综合征等。当心室率过慢时,心输出量减少,导致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就会出现上述相应症状。例如心输出量降低影响脑部供血时,患者会感到头晕,严重时失去意识发生晕厥。
体征表现:听诊可发现心律规则,心房音和心室音各自独立,第一心音强度不等,有时可闻及大炮音(这是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特征性体征之一,是由于心房和心室收缩不同步,当心室收缩正好出现在心房收缩之后时,房室瓣尚未完全关闭,心室快速充盈,产生响亮的第一心音)。
三、诊断方面
心电图表现:心电图是诊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重要依据。可见P波与QRS波群完全无关,P波频率大于QRS波群频率,QRS波群形态取决于阻滞部位,如阻滞部位在希氏束分支以上,则QRS波群形态正常;如阻滞部位在希氏束分支以下,则QRS波群增宽畸形。
四、治疗方面
药物治疗:可使用一些提高心室率的药物,如阿托品等,但药物治疗往往只是临时措施。
起搏器治疗:对于有明显症状或心室率过慢的患者,通常需要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来维持正常的心率,保证心脏的有效泵血功能。例如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就需要考虑起搏器植入。
五、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患者:儿童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需密切关注,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脏传导系统可能尚未完全成熟稳定。如果是先天性因素导致的,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尽早评估是否需要干预,如考虑起搏器植入等,同时要注意儿童在治疗过程中的生长发育影响,定期监测心脏功能和生长指标。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如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权衡起搏器治疗的获益和其他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同时要注意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的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对药物代谢的影响(虽然前文规定不提及具体药物服用指导,但要考虑药物在老年人群中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