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有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怕冷、大便溏稀等常见症状,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及有相关病史者易出现。饮食上宜吃温性、健脾食物,忌生冷、油腻辛辣食物;生活中要注意腹部保暖、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中医理疗可通过艾灸中脘穴等穴位及腹部推拿等调理。
一、脾胃虚寒的常见症状
脾胃虚寒是中医术语,常见症状有胃脘部隐痛,疼痛性质为喜温喜按,即按揉、热敷后疼痛可缓解;食欲不振,进食较少就有饱腹感;怕冷,尤其是腹部怕凉,遇冷后不适加重;大便溏稀,质地较稀,次数可能增多;精神萎靡、肢体倦怠等。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脾胃虚寒可能还会出现生长发育缓慢、面色萎黄等;女性可能因脾胃虚寒影响气血生成,出现月经量少、色淡等情况;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过度节食等人群更易出现脾胃虚寒症状,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病史的人群也常伴有脾胃虚寒表现。
二、饮食调理
1.适宜食物:
温性食物:如生姜,可熬汤或煮水饮用,有温中和胃的作用,研究表明生姜中的某些成分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脾胃虚寒引起的消化不良。南瓜也是不错的选择,南瓜富含碳水化合物、果胶等,能保护胃黏膜,其性温,适合脾胃虚寒者食用,可做成南瓜粥等。
健脾食物:山药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可与粳米一起煮成山药粥,长期食用对脾胃虚寒有调理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山药能调节胃肠消化功能。
2.禁忌食物:
生冷食物,像冰淇淋、生鱼片等,会加重脾胃虚寒,因为生冷之物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寒凝中焦,加重胃脘不适等症状。
油腻、辛辣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加重脾胃负担,辛辣食物刺激胃肠,不利于脾胃虚寒的恢复。
三、生活方式调理
1.保暖方面:
尤其要注意腹部保暖,根据季节增减衣物,夜间睡眠时可用被子盖好腹部,避免寒邪从外入侵加重脾胃虚寒。不同年龄段都需注意,儿童要及时增添衣被保护腹部,女性经期更要加强腹部保暖,有病史者腹部保暖对病情稳定很重要。
2.作息方面:
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脾胃功能恢复,因为睡眠时身体处于修复状态,脾胃也能得到调养;儿童需要更长时间睡眠,一般幼儿12-14小时,学龄儿童10-12小时,充足睡眠利于脾胃生长发育;有不良生活方式长期熬夜者要调整作息,恢复正常睡眠节律。
3.适度运动: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每天饭后半小时左右散步20-30分钟,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增强脾胃功能。不同年龄运动强度不同,儿童可选择轻柔的户外活动,如在公园玩耍;女性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节奏散步;有病史者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病情。
四、中医理疗调理
1.艾灸:
可选取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艾灸。中脘穴是胃之募穴,艾灸中脘穴能调理脾胃气机,关元穴是元气所存之处,艾灸关元穴可温补阳气,足三里穴是强壮要穴,艾灸能健脾和胃。艾灸时要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不同人群艾灸时间和温度有差异,儿童艾灸时间宜短,温度不宜过高;女性艾灸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度;有皮肤敏感或病史者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2.推拿:
专业人员或家人可给患者进行腹部推拿,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10-15分钟,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脾胃虚寒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状。推拿力度要适中,儿童推拿要轻柔,女性推拿可根据舒适程度调整力度;有腹部手术史等情况者要避免不当推拿加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