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青光眼
青光眼的排查涉及症状表现、眼压测量、眼底检查、视野检查和房角检查等方面。症状有视力模糊、眼胀、头痛等;眼压正常范围10-21mmHg,高于21mmHg需排查,正常眼压也不能排除;眼底检查看视神经,杯盘比有判断标准且要结合年龄;视野检查可发现缺损,不同生活方式风险不同;房角检查区分青光眼类型,要考虑年龄对房角结构的影响
一、症状表现排查
青光眼患者可能出现一些典型症状,比如视力模糊,这是因为眼压升高影响了眼内的屈光系统正常功能,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能出现,年轻人若长期近距离用眼后突然视力模糊且伴有眼胀,需警惕;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本身晶状体等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再加上眼压异常更容易出现视力模糊情况。还有眼胀,眼压升高会让眼睛有发胀的感觉,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出现,年轻人群如果长期处于用眼过度、精神压力大的生活方式下,出现眼胀要留意;老年人群本身眼部调节功能下降,更易受眼压影响出现眼胀。另外,部分患者会有头痛,这是因为眼压升高刺激眼部神经传导至头部引起,不同性别都可能发生,女性在生理期等激素变化时期,眼部对眼压变化更敏感,可能更容易出现头痛伴随青光眼相关症状的情况;男性如果有长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增加青光眼发生风险并出现头痛症状。
二、眼压测量
眼压是判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眼压范围一般在10~21mmHg之间。可以通过眼压计测量眼压,非接触式眼压计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它通过空气脉冲测量眼压。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测量时的配合度有所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在安抚下进行测量,因为儿童对检查的接受度相对较低;老年人如果有眼部疾病史等情况,测量时要注意眼部的配合。一般来说,眼压高于21mmHg属于眼压升高,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为青光眼,但眼压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青光眼,因为存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三、眼底检查
通过眼底镜等设备进行眼底检查,观察视神经的情况。青光眼患者的视神经可能会出现杯盘比增大等改变,正常杯盘比一般小于0.3,当杯盘比大于0.6或者双眼杯盘比差值大于0.2时,要高度怀疑青光眼。不同年龄人群视神经的正常生理结构有一定差异,年轻人视神经相对更具弹性,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视神经会有一定退变,所以在判断杯盘比等指标时要结合年龄因素综合考虑。例如,老年人群本身视神经可能有轻微退变,此时如果发现杯盘比有异常改变,更要警惕青光眼。
四、视野检查
视野检查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手段,青光眼患者会出现视野缺损,比如早期可能表现为鼻侧视野缺损等情况。通过静态视野检查、动态视野检查等方法可以检测视野情况。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长期高眼压职业(如长期在暗处工作的人群)视野检查异常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定期进行视野检查来监测。年轻人如果有长期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眼部血液循环等,但视野检查主要还是依据眼压、视神经等情况来判断,不过生活方式也可能间接影响青光眼的发生进而影响视野检查结果。
五、房角检查
房角检查可以区分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等类型。通过前房角镜检查房角的开放情况,开角型青光眼房角是开放的,闭角型青光眼房角是关闭的。不同年龄人群房角的解剖结构有一定差异,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房角可能会有一定退变等情况,在进行房角检查时要考虑到年龄因素对房角结构的影响,以便更准确判断青光眼的类型。例如,老年人群房角检查发现有结构异常时,要结合其他检查指标综合判断是否为青光眼相关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