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鼻炎怎么治
药物性鼻炎是因长期不合理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等药物致鼻黏膜慢性炎症,治疗需立即停药,还可鼻腔冲洗、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避接触致病药、谨慎选治方式等,老年人要虑基础病影响、监测肝肾功能,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选治要慎、优先非药物或遵医嘱用影响小药物。
一、药物性鼻炎的定义与病因
药物性鼻炎是因长期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等药物引起的鼻黏膜慢性炎症,主要病因是不合理使用鼻用血管收缩剂类药物,如萘甲唑啉、麻黄碱等滴鼻剂长期应用。
二、药物性鼻炎的治疗措施
1.立即停药:首先要停止使用引起药物性鼻炎的相关药物,这是治疗的关键第一步。例如长期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的患者,必须果断停用此类药物。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更要严格遵循停药要求,避免因继续使用相关药物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且儿童对药物的代谢等生理过程与成人不同,停药后恢复相对成人可能有其自身特点,但停止使用致病药物是基础。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停用相关药物时需特别关注基础疾病的波动情况,因为某些鼻用减充血剂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停药后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指标。
2.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2.3%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通过鼻腔冲洗可以清除鼻黏膜表面的分泌物、药物残留等,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
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要选择合适的冲洗器具和温和的冲洗液,操作要轻柔,避免引起儿童的不适和损伤鼻腔黏膜。可以选择儿童专用的鼻腔冲洗器,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冲洗,一般每天可进行1-2次。
对于老年患者,鼻腔冲洗时要注意动作缓慢,避免因动作过快导致头晕等不适。同时,要根据老年患者的鼻腔情况选择合适的冲洗压力,确保冲洗过程安全、舒适。
3.药物治疗: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来减轻鼻黏膜的炎症水肿。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鼻黏膜的炎症反应,减轻鼻塞、流涕等症状。
儿童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时,要严格按照儿童的年龄和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剂量和剂型。一般2岁以上儿童可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时,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等,使用过程中要定期监测骨密度等相关指标,并且根据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等情况调整用药方案。还可使用鼻用抗组胺药,如氮卓斯汀鼻喷雾剂等,缓解鼻痒、打喷嚏等症状。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药物性鼻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严格遵循上述治疗措施外,要特别注意避免再次接触可能引起药物性鼻炎的药物。家长要妥善保管药物,避免儿童误服或误用。同时,在进行鼻腔冲洗等操作时,要给予儿童足够的安抚和配合,确保治疗顺利进行。由于儿童的鼻腔黏膜较为娇嫩,在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时要更加谨慎,优先选择对儿童身体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
2.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药物性鼻炎时,要充分考虑其基础疾病对药物治疗的影响。例如,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使用某些药物可能会与基础疾病的治疗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所以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咨询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选择不会加重基础疾病的治疗药物。并且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根据指标调整用药。
3.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出现药物性鼻炎时,治疗要更加谨慎。在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一般来说,优先选择非药物的治疗方法,如鼻腔冲洗等。如果需要使用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且要权衡治疗的益处和可能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