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通过有氧运动(游泳、快走)、柔韧性锻炼(瑜伽、伸展运动)、力量训练(核心肌群训练、上肢力量训练)进行锻炼,不同年龄段患者锻炼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方式、强度等,如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瑜伽每周2-3次每次30-60分钟等。
一、有氧运动
1.游泳:游泳是强直性脊柱炎非常适合的锻炼方式。在游泳过程中,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重量对脊柱和关节的压力,让脊柱在几乎无负荷的状态下活动,有助于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增强腰背肌力量。例如,多项研究表明,坚持定期游泳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其脊柱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较不进行游泳锻炼的患者有明显改善。一般建议每周进行3-5次游泳,每次30-60分钟,可选择自由泳、蛙泳等多种泳姿。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进行游泳锻炼需在家长陪同下,确保安全;成年人可根据自身体能适当调整游泳强度;老年患者则应选择较平缓的泳速和较短的游泳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2.快走:快走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有氧运动。它能增强心肺功能,同时使脊柱、髋关节等部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活动。快走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抬头挺胸,步伐适中,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00-120步左右。对于年轻患者,可适当加快速度和增加行走距离;中年患者要注意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避免长时间连续快走导致关节疲劳;老年患者则要控制好行走速度和距离,以自身不感觉劳累为宜,一般每次快走20-30分钟,每周3-5次。
二、柔韧性锻炼
1.瑜伽:瑜伽中的一些体式有助于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柔韧性。例如猫牛式,能轻柔地活动脊柱,增强脊柱的灵活性;下犬式可以拉伸脊柱后侧的肌肉等。不过,患者在进行瑜伽锻炼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体式,避免过度伸展造成关节损伤。一般建议每周进行2-3次瑜伽练习,每次30-60分钟。对于女性患者,要注意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适当调整体式;年轻患者可尝试一些较有挑战性的体式来提升柔韧性,但也要注意循序渐进;老年患者则应选择较为温和的体式,在专业瑜伽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有效地锻炼柔韧性。
2.伸展运动:患者可以每天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比如站立位伸展,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向上伸直,然后向一侧弯曲身体,保持15-30秒,再换另一侧;坐位伸展,坐在椅子上,身体向前弯曲,尽量用手触碰双脚等。这些伸展运动可以在一天中的多个时间段进行,每次每个动作做2-3组,每组保持相应时间。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比如长期伏案工作的患者,在工作间隙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能有效缓解脊柱的僵硬感;有病史的患者在进行伸展运动时要注意动作幅度,避免因动作过大加重病情。
三、力量训练
1.核心肌群训练:核心肌群包括腹部、腰部等部位的肌肉,加强核心肌群训练有助于稳定脊柱。例如平板支撑,患者保持肘部和脚尖支撑身体,身体呈一条直线,每次坚持30-60秒,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坚持时间,每周进行3-5次。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由于骨骼发育尚未完全,不建议进行平板支撑等高强度核心肌群训练;成年人可根据自身体能适当增加平板支撑的难度或进行其他核心肌群训练方式,如仰卧起坐(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弯曲颈部);老年患者进行核心肌群训练时要选择较温和的方式,如卧位的腹部收缩等,以增强核心稳定性而不加重关节负担。
2.上肢力量训练:适当的上肢力量训练也很重要,比如利用哑铃进行简单的手臂抬起动作等。但要注意选择合适重量的哑铃,避免过重的哑铃导致上肢肌肉过度用力而间接影响脊柱。一般建议每周进行2-3次上肢力量训练,每次每个动作进行2-3组,每组8-12次。年轻患者可选择稍重的哑铃来增强力量;中年患者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哑铃重量;老年患者则应选择较轻的哑铃,避免因力量过大对关节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