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过敏性鼻炎怎么办
应对花粉过敏可从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入手。避免接触过敏原需了解花粉传播规律并采取物理防护;药物治疗包括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免疫治疗有舌下含服和皮下注射;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各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1.了解花粉传播规律:不同花粉的传播季节和高峰期有所不同,例如春季可能是某些树木花粉活跃期,夏季是草类花粉活跃期等。通过查询当地气象部门或相关医疗健康机构发布的花粉浓度预报,知晓花粉高发时段,提前做好防护准备。比如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等花粉浓度相对较高的时间段。
2.采取物理防护措施:外出时佩戴专业的防花粉口罩,这种口罩通常具有细密的过滤层,可以有效阻挡花粉颗粒进入呼吸道;同时,佩戴太阳镜,防止花粉接触眼部引发不适。在室内时,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的高效过滤功能能够过滤空气中的花粉等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洁净。
二、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这类药物可以有效缓解花粉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有口服制剂和鼻用制剂,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等,鼻用抗组胺药如氮卓斯汀鼻喷雾剂等,它们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发挥作用,减轻过敏反应相关症状,但可能会有一些轻微不良反应,如嗜睡等,用药时需注意。
2.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显著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常见的鼻用糖皮质激素有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局部使用时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长期使用需注意可能的局部不良反应,如鼻黏膜干燥等,使用时应遵循医嘱。
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例如孟鲁司特钠,对花粉过敏性鼻炎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状,尤其适用于同时合并哮喘的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
三、免疫治疗
1.舌下含服免疫治疗:是将过敏原提取物制成舌下含服制剂,让患者通过舌下黏膜逐渐接触过敏原,诱导免疫耐受,从而减轻过敏症状。一般需要较长疗程,通常持续数年,适用于适合进行免疫治疗且愿意长期坚持的患者,但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严重过敏反应需及时处理。
2.皮下注射免疫治疗:通过定期皮下注射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诱导机体免疫耐受。该治疗方法有一定的风险,如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所以需要在具备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并且治疗过程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密切监测患者情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治疗时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尽量避免在花粉高发时段外出,外出时做好防护等。药物选择上需谨慎,一些抗组胺药可能需要根据儿童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且要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嗜睡等对儿童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鼻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有效。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选择药物治疗时需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一些抗组胺药可能会影响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或心血管系统,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时也需注意局部反应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身体状况,根据身体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3.妊娠期患者:妊娠期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缓解症状。如症状严重必须用药时,需咨询医生,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并权衡利弊后使用。
4.哺乳期患者:哺乳期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用药也需要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影响婴儿健康。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应告知医生哺乳期情况,医生会选择相对安全、对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儿用药后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