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包括临时起搏、永久起搏和药物治疗。临时起搏适用于急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明显症状或心室率显著缓慢等情况,操作是经静脉心内膜临时起搏并调整参数,儿童和老年人有特殊考虑;永久起搏用于慢性持续存在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组成,儿童、女性、老年人植入后有不同注意事项;药物治疗是临时辅助措施,常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儿童、老年人用药有特殊注意且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一、临时起搏治疗
1.适应证:急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尤其是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情况下,若伴有明显症状(如头晕、黑矇、晕厥前兆等)或心室率显著缓慢(如心室率<40次/分钟)时,需紧急进行临时起搏治疗以维持合适的心室率,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对于一些因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可逆因素导致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在纠正可逆因素前也可先采用临时起搏。
2.操作方法:通常可选择经静脉心内膜临时起搏,将起搏电极导管经外周静脉(如贵要静脉、颈内静脉等)送入右心室,电极接触心内膜,通过体外的起搏器发放电脉冲刺激心室起搏。临时起搏的参数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初始设置起搏频率为60-80次/分钟,感知灵敏度等参数也需合理设置以保证起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特殊人群考虑:儿童患者进行临时起搏时,要特别注意电极导管的选择和操作的精细程度,因为儿童血管较细、心脏较小,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对心脏结构造成损伤。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进行临时起搏时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电解质等情况,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静脉穿刺相关的出血、感染等。
二、永久起搏治疗
1.适应证:对于慢性持续存在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尤其是伴有反复晕厥、黑矇、心力衰竭等症状,或者心室率长期<40次/分钟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通常需要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此外,一些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且持续不恢复的患儿也需要考虑永久起搏治疗。
2.起搏器植入:永久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组成。脉冲发生器一般埋藏在胸部皮下,电极导线通过静脉植入右心房和右心室,感知心脏自身的电活动并在需要时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起搏。植入过程需要在无菌操作下进行,选择合适的起搏模式,如VVI、DDD等模式,根据患者的具体心脏情况和生理需求来确定。
3.特殊人群考虑:儿童永久起搏患者需要定期随访,监测起搏器的功能和心脏的生长发育情况。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起搏器的参数可能需要根据生长情况进行调整。女性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后,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影响正常的妊娠等生理过程,但需要在妊娠前、中、后密切监测起搏器功能和自身的心脏情况,确保母婴安全。老年人植入永久起搏器后要注意避免靠近强电磁干扰源,如大型电器、磁共振设备等可能影响起搏器功能的情况,同时要定期复查起搏器的电池寿命、电极导线情况等。
三、药物治疗
1.常用药物: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中,药物治疗主要是作为临时的辅助措施,常用药物有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阿托品可以阻断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增加心率,一般静脉注射0.5-2mg,可根据心率情况调整剂量,但作用时间较短。异丙肾上腺素是一种β受体激动剂,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心率,一般静脉滴注,剂量需根据心率调整,但长期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2.特殊人群用药注意:儿童患者应谨慎使用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可能会出现更明显的不良反应。老年人使用阿托品时要注意其可能引起的口干、便秘、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本身胃肠蠕动较慢、前列腺增生等情况可能会加重这些不良反应。在使用任何药物治疗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都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以及其他生命体征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