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有腹痛(右上腹突然发作,程度不一,可放射,不同人群表现及相关生活方式因素不同,机制是胆囊管梗阻致压力升高刺激神经)、恶心呕吐(炎症反射致胃肠道反应,不同人群影响及相关生活方式因素不同,机制是炎症刺激迷走神经致胃肠蠕动紊乱)、发热(部分患者低热,重者高热,不同人群表现及相关生活方式因素不同,机制是炎症致释放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体温调节中枢)、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重要体征,不同人群表现及相关病史因素不同,机制是炎症刺激腹膜)、Murphy征阳性(特异体征,不同人群表现及相关生活方式因素不同,机制是胆囊炎症刺激周围组织致按压疼痛屏气)等表现及相应机制和相关影响因素
一、腹痛
1.特点:急性胆囊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右上腹疼痛,多为突然发作,疼痛程度不一,可为持续性钝痛或阵发性绞痛,可向右肩或背部放射。这是因为胆囊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及神经,胆囊收缩时疼痛加剧并放射。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急性胆囊炎腹痛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也会有右上腹或上腹部的不适;老年人可能因反应迟钝,腹痛症状可能较轻或不典型。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脂饮食的人群胆囊负担重,更易引发急性胆囊炎导致腹痛;有胆囊结石病史的人群,结石移动刺激胆囊易出现腹痛症状。
2.机制:胆囊管梗阻后,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膨胀,刺激胆囊壁神经末梢,引起疼痛,炎症进一步加重会使疼痛持续。
二、恶心、呕吐
1.表现: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这是因为胆囊炎症可反射性引起胃肠道反应,刺激胃肠道平滑肌导致恶心、呕吐。对于儿童患者,恶心、呕吐可能会影响其进食和营养摄入,需密切关注其水电解质平衡;老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要警惕可能导致脱水等并发症,需及时评估和处理。在生活方式上,本身胃肠道功能较弱的人群在患急性胆囊炎时更易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症状;有胃部基础疾病的患者,患急性胆囊炎后恶心、呕吐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
2.机制:炎症刺激迷走神经,导致胃肠道蠕动紊乱,从而引发恶心、呕吐。
三、发热
1.情况: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8℃左右,若合并感染较重时,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甚至更高。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有差异,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可能更易出现波动;老年人发热时可能精神状态改变不典型,需仔细观察。生活方式中,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患急性胆囊炎时更易出现发热且感染不易控制;有感染病史的患者,患急性胆囊炎后发热可能更易发生。
2.机制:炎症反应导致机体释放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升高。
四、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1.体征:查体时右上腹有压痛,炎症累及壁层腹膜时可出现反跳痛和肌紧张,这是急性胆囊炎的重要体征。对于儿童患者,查体时要注意其配合程度,可能需要更轻柔且准确的检查;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合并其他疾病,腹部体征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在病史方面,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右上腹的体征可能因粘连等情况不典型;有胆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出现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时要高度怀疑急性胆囊炎复发或加重。
2.机制:炎症刺激腹膜,引起局部的防御性反应,表现为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五、Murphy征阳性
1.表现:检查者将左手放在患者右肋部,拇指置于右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嘱患者缓慢深吸气,若因疼痛而突然屏气,称为Murphy征阳性,这是急性胆囊炎较特异的体征。不同人群Murphy征阳性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但该体征对诊断急性胆囊炎有重要意义。儿童患者由于配合度低,Murphy征阳性可能不易准确判断;老年患者肌肉松弛等因素可能影响该体征的判断,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分析。在生活方式上,经常暴饮暴食的人群患急性胆囊炎时Murphy征阳性可能更易出现;有肥胖等情况的人群,胆囊疾病发生率高,Murphy征阳性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2.机制:胆囊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当检查者按压时,引起疼痛导致患者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