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流鼻血是鼻炎怎么办
鼻炎的不同类型与流鼻血有关,过敏性鼻炎因鼻黏膜高敏易出血,慢性鼻炎因黏膜炎症糜烂易出血;可通过环境控制和鼻腔护理等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流鼻血频繁量大等需及时就医,相关检查有鼻内镜和过敏原检测;儿童和老年人流鼻血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正确处理和非药物优先,老年人要防合并疾病并控制基础病。
一、明确鼻炎相关类型与流鼻血的关联
1.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处于高敏状态,接触过敏原后,鼻黏膜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例如,有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的血管通透性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在受到过敏原刺激时,更易发生流鼻血情况,且多在接触过敏原后较短时间内出现,常伴有鼻痒、打喷嚏、鼻塞等症状。
2.慢性鼻炎:慢性鼻炎患者鼻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黏膜充血、肿胀,反复炎症刺激可导致黏膜糜烂,进而引起流鼻血。一般病程较长,流鼻血症状相对较缓和,但易反复发生,同时可能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且鼻塞多呈间歇性或交替性。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环境控制
对于过敏性鼻炎相关流鼻血: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清扫灰尘、更换床单被套等,减少过敏原如尘螨的接触。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为宜,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环境都可能刺激鼻黏膜。例如,干燥环境会使鼻黏膜干燥结痂,增加破裂出血风险;而潮湿环境易滋生霉菌等过敏原。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应避免在毛绒玩具过多的环境中久留,因为毛绒玩具易吸附尘螨;成年人则可通过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对于慢性鼻炎相关流鼻血:同样要注意环境清洁,减少有害气体、粉尘等的吸入。在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鼻黏膜,因为冷空气刺激可能加重慢性鼻炎症状,导致鼻黏膜充血等情况加重而引发流鼻血。
2.鼻腔护理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无论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慢性鼻炎患者,都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生理盐水冲洗能够清除鼻黏膜上的过敏原、炎性分泌物等,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降低流鼻血的发生几率。对于儿童,要选择合适的儿童型鼻腔冲洗器,控制好冲洗压力,避免因冲洗不当造成鼻腔损伤;成年人可自行掌握冲洗力度,但也不宜过大。一般每天可进行1-2次鼻腔冲洗,坚持长期使用有助于改善鼻腔内环境。
三、及时就医的情况及相关检查
1.需要及时就医的情形:如果流鼻血频繁发作,如每周都有流鼻血现象;或者流鼻血量大,难以自行止住;或者伴有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对于儿童来说,若经常流鼻血且伴有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更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
2.相关检查
鼻内镜检查:通过鼻内镜可以直接观察鼻黏膜的情况,明确是否存在鼻黏膜糜烂、血管扩张等病变,有助于区分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慢性鼻炎导致的流鼻血,还能发现是否有其他鼻腔内的病变如鼻息肉等情况。
过敏原检测:对于怀疑过敏性鼻炎导致流鼻血的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很有必要。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学检测等方法,明确患者对哪些过敏原过敏,以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避免接触过敏原,从根源上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作及流鼻血的发生。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经常流鼻血时,家长要格外小心。儿童的鼻黏膜相对娇嫩,在处理流鼻血情况时,要让儿童保持坐姿,身体稍微前倾,避免仰卧,防止血液流入咽部引起呛咳。同时,要避免儿童用力揉搓鼻子,以免加重鼻黏膜损伤。对于怀疑是鼻炎导致流鼻血的儿童,要密切观察其全身症状及鼻炎相关症状的变化,及时带儿童到儿科及耳鼻喉科就诊,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药物,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
2.老年人:老年人经常流鼻血时,要考虑是否合并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等。因为高血压可能会加重鼻黏膜血管破裂出血的风险。老年人在出现流鼻血情况时,同样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在治疗鼻炎相关流鼻血的同时,也要积极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在护理方面,要注意老年人的行动不便,防止因流鼻血处理不及时而发生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