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整用眼习惯(控制用眼时长、改善用眼环境)、进行眼部放松活动(做眼保健操、眼球运动)、保证充足睡眠与合理饮食来缓解眼疲劳,不同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儿童青少年要控电子设备用时、保证户外活动,老年人要定期眼部检查、轻柔按摩及注意饮食。
一、调整用眼习惯
1.控制用眼时长:每连续用眼30-40分钟,应休息5-10分钟。例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学习或工作的人群,每40分钟就眺望远方或看向绿植,让眼睛得到放松,这是因为长时间用眼会使眼部肌肉持续紧张,容易导致眼疲劳,通过定时休息可缓解肌肉紧张状态。对于儿童青少年,由于其眼部调节能力较强但更易疲劳,更需严格把控用眼时长,每用眼20分钟就进行1次20秒的远眺,能有效预防眼疲劳加重。
2.改善用眼环境:用眼时保证光线充足且均匀,避免过强或过暗的光线。在室内学习或工作时,可使用无频闪的台灯,将光源置于左前方,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眼睛。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如老年人,其眼部对光线的适应能力下降,更要注意用眼环境光线的适宜性,过强光线会刺激眼睛,过暗光线则需眼睛更努力调节,都易引发眼疲劳。在户外时,避免在强光直射下用眼,如夏季阳光强烈时,可佩戴太阳镜减少强光刺激。
二、进行眼部放松活动
1.眼保健操:定期做眼保健操是缓解眼疲劳的有效方法。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穴位,如睛明穴、攒竹穴、四白穴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进行眼保健操,儿童青少年可在课间认真做眼保健操,老年人也可适当进行简单的眼部按摩动作,如轻轻按摩眼球周围,但力度要适中,以感觉舒适为宜,按摩穴位能刺激眼部神经末梢,调节眼部肌肉紧张度,从而减轻眼疲劳。
2.眼球运动:缓慢转动眼球,先顺时针转动10圈,再逆时针转动10圈,可重复进行。这种眼球运动能锻炼眼部肌肉,增强眼部灵活性。对于经常伏案工作或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的人群,定时进行眼球运动很有必要,能改善眼部肌肉的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症状。比如办公室工作人员,每小时抽出2-3分钟进行眼球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可让眼睛得到很好的放松。
三、保证充足睡眠与合理饮食
1.充足睡眠: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间需相应延长,小学生10小时左右,中学生9小时左右。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眼部组织的修复和恢复,睡眠不足会导致眼疲劳加重,影响眼部正常代谢。不同年龄人群对睡眠时长要求不同,老年人睡眠时长相对减少,但也应保证6-7小时,充足睡眠能让眼部得到充分休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缓解眼疲劳。
2.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营养素的食物。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胡萝卜等,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柑橘、草莓等,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有坚果类,叶黄素丰富的食物有绿色蔬菜等。这些营养素对眼睛健康有益,能维护眼部组织的正常功能,预防眼疲劳等眼部问题。例如,每天食用一定量的胡萝卜炒肉片,既能摄入维生素A,又能补充其他营养成分,有助于保护眼睛,缓解眼疲劳。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饮食选择上需注意控制糖分摄入,避免因血糖波动影响眼部健康,加重眼疲劳风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青少年:除遵循上述用眼习惯、眼部放松活动、保证睡眠和合理饮食外,要特别注意控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家长应监督孩子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中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长,因为儿童青少年眼部发育尚未成熟,过度使用电子设备易导致眼疲劳并影响视力发育。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能让眼睛接触自然光线,对预防眼疲劳和近视等有重要作用。
2.老年人:老年人眼疲劳可能与眼部退行性病变等因素相关,除注意用眼环境、适当眼部放松、保证睡眠和合理饮食外,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眼部疾病。在选择食物时,要注意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吸收,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以防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加重眼疲劳。另外,老年人在进行眼部按摩等放松活动时,要更加轻柔,避免用力过度损伤眼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