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背景期、增殖期)和糖尿病性白内障等类型,发病与长期高血糖等代谢紊乱及多种风险因素有关,需通过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及定期眼部筛查预防,儿童和老年糖尿病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会影响眼部的多个结构,如视网膜、晶状体、角膜、虹膜等,从而导致一系列眼部病变。
二、主要类型及表现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背景期: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视力轻微下降、视物模糊等。在眼底检查时可见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点、硬性渗出等改变。这是因为高血糖状态损伤了视网膜的血管,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成分渗出到视网膜组织中。
增殖期:病情进一步发展,视网膜缺血缺氧,刺激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导致玻璃体出血,患者会突然出现视力急剧下降,严重影响视力。如果新生血管收缩,还可能引起视网膜脱离,这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2.糖尿病性白内障
多见于血糖控制不佳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发病较快。由于血糖升高,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导致晶状体混浊。患者会逐渐出现视力下降,如同透过毛玻璃视物。
三、发病机制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引起多元醇途径激活、蛋白激酶C激活、己糖胺途径活跃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从而影响眼部组织的正常代谢和结构功能。高血糖还会导致眼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因子的变化,参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等病理过程。
四、风险因素
1.血糖控制情况: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且波动较大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眼病的风险明显增高。例如,病程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较高。
2.病程长短: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发生糖尿病眼病的可能性逐渐增加。
3.其他合并症: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糖尿病眼病。高血压会加重眼部血管的损伤,高血脂会影响血液流变学,进一步影响眼部血液循环。
4.年龄:一般来说,成年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糖尿病眼病的风险有上升趋势,但儿童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较快出现糖尿病性白内障等眼部病变。
5.性别:目前研究显示,在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发展上,性别之间没有显著的特异性差异,但不同性别患者在治疗反应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不过这还需要更多深入研究来明确。
五、预防与早期筛查
1.血糖控制: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眼病的关键。糖尿病患者应遵循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并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如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等,可显著降低糖尿病眼病的发生风险。
2.血压血脂控制: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合并高血脂的患者应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以减轻对眼部血管的损害。
3.定期眼部筛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一般建议确诊糖尿病后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底检查等。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眼部检查,如每3-6个月检查一次,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眼病并及时干预。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糖尿病患者: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高血糖对眼部的损害可能更为迅速。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视力变化,严格按照医嘱控制血糖,定期带孩子进行眼部检查,一旦发现眼部异常,要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糖尿病性白内障等病变可能会严重影响其未来的视觉发育。
2.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合并其他多种慢性疾病,眼部血管等组织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变。在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眼部检查的及时性,因为老年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眼部病变时,可能症状不典型,但病情进展可能较快,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保留视力至关重要。同时,老年患者在进行眼部检查和可能的治疗时,要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性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