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手术注意事项
手术前要做好眼部准备和全身状况评估;术中需配合医生固定头部、遵循指令;术后要做好眼部护理(包括包扎换药、用药、避免用眼过度)、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活动)并密切观察病情。
一、术前注意事项
1.眼部准备
术前需遵循医嘱使用抗菌眼药水,一般术前3天开始,每天4-6次,目的是减少眼部细菌数量,降低术后感染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规范使用抗菌眼药水可使青光眼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对于儿童患者,要更加轻柔地进行眼药水滴注操作,避免因患儿不配合造成眼部损伤。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眼部皮肤松弛等情况,滴眼药水时要注意操作手法,确保药液能准确滴入结膜囊内。
要避免眼部化妆、接触不洁物品等,保持眼部清洁。
2.全身状况评估
患者需告知医生自身全身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若有高血压,需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一般收缩压应控制在160mmHg以下,因为过高的血压在手术中可能增加出血等风险;糖尿病患者则要控制血糖,空腹血糖尽量控制在8mmol/L以下,以降低术后感染及伤口不愈合等风险。对于老年患者,还要评估心脑血管功能,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等,确保能耐受手术。儿童患者要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影响手术的先天性疾病等情况。
二、术中注意事项
1.配合要求
患者要保持头部固定,不能随意转动,因为手术中微小的头部移动都可能影响手术操作的准确性。比如在小梁切除术等手术中,头部的不当移动可能导致手术器械位置偏差,影响手术效果。儿童患者由于难以配合,需要在家长协助下尽量固定头部,医护人员也需采用更加温和的方式安抚患儿情绪。
术中要遵循医生的指令,如感觉不适要通过手势等方式告知医生,但不要自行乱动。
三、术后注意事项
1.眼部护理
用眼包扎与换药:术后可能会进行眼部包扎,要注意保持包扎敷料的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进行换药,一般术后1-2天进行首次换药,换药时要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有无渗血渗液等。对于儿童患者,换药时要特别注意安抚患儿情绪,防止其因不适而抓挠眼部。老年患者由于皮肤感觉相对迟钝等因素,更要仔细观察眼部情况,确保及时发现异常。
眼部用药:严格按照医嘱使用眼药水,不同类型的眼药水要注意使用间隔,一般每种眼药水使用间隔5-10分钟。例如青光眼术后常用的降眼压眼药水,要按时使用以维持眼压稳定。儿童患者使用眼药水时要准确滴入,可选择在患儿哭闹暂停的瞬间进行操作,避免浪费药液和造成眼部刺激。老年患者可能存在手颤等情况,家人可协助用药。
避免用眼过度:术后要注意休息,减少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等。一般术后1-2周内,每天看电视、玩手机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儿童患者要限制其看电子设备的时间,可通过讲故事等方式转移注意力。老年患者本身视功能可能有所下降,更要注意合理用眼,防止眼部疲劳影响恢复。
2.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术后要保持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因为便秘时用力排便会增加腹压,进而影响眼部压力,不利于术后恢复。例如可多吃香蕉、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儿童患者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同时家长要引导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老年患者由于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
活动:术后早期要避免剧烈运动、低头弯腰等动作,防止眼压升高。一般术后1-2周内,避免跑步、跳绳、提重物等。儿童患者要限制其过度活动,家长要看护好患儿,防止其进行危险动作。老年患者行动相对迟缓,要注意在家中的活动安全,如上下楼梯要慢行等。
3.病情观察
要密切观察眼部情况,如视力、眼部疼痛、红肿等表现。如果出现视力突然下降、眼部剧烈疼痛、明显红肿加重等情况,要立即告知医生。例如术后出现眼痛加剧可能提示有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儿童患者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眼部有无异常表现,如是否频繁用手揉眼等。老年患者若出现上述异常情况,因其自身感觉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更需要家人协助观察并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