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鼻炎可通过多种因素导致流鼻血,炎症刺激使鼻黏膜损伤,如鼻炎引发炎症反应,不同类型鼻炎影响不同;鼻黏膜干燥,环境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可致其干燥;鼻腔结构异常,鼻中隔偏曲及鼻腔血管瘤等病变增加流鼻血几率;全身性疾病间接影响,高血压使鼻腔血管易破裂,血液系统疾病影响凝血致出血不易止。
一、炎症刺激导致鼻黏膜损伤
1.鼻炎引发鼻黏膜炎症反应:鼻炎会使鼻黏膜处于炎症状态,例如过敏性鼻炎时,过敏原刺激鼻黏膜,引起组胺等炎症介质释放,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同时炎症会破坏鼻黏膜的上皮组织等结构。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鼻黏膜变得脆弱,容易发生破损出血。从临床研究来看,很多鼻炎患者出现流鼻血症状都与鼻黏膜因炎症而损伤有关,炎症使得鼻黏膜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当受到轻微刺激时,就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2.不同类型鼻炎的影响
过敏性鼻炎:过敏体质者接触过敏原后,鼻黏膜发生速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鼻黏膜水肿、嗜酸粒细胞浸润等,鼻痒症状会促使患者频繁揉搓鼻部,进一步加重鼻黏膜的损伤,增加流鼻血的风险。
感染性鼻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炎,如感冒引发的急性鼻炎,炎症蔓延至鼻黏膜,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黏膜下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在感染性鼻炎时更易出现鼻黏膜损伤出血的情况,且儿童鼻腔黏膜相对较薄,血管丰富,更容易受炎症影响。
二、鼻黏膜干燥引起出血
1.环境因素导致鼻黏膜干燥:长期处于干燥的环境中,比如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或者长期处于空调房间内,鼻黏膜的水分容易流失,变得干燥。干燥的鼻黏膜会失去正常的润滑和保护作用,鼻黏膜的纤毛运动也会受到影响,此时鼻黏膜的上皮细胞容易发生干裂、脱落,进而导致血管暴露,容易破裂出血。在北方干燥地区,鼻炎患者流鼻血的情况相对更为常见,这与当地的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2.生活方式影响鼻黏膜湿度:一些不良生活方式也会造成鼻黏膜干燥,例如长期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鼻黏膜,破坏鼻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鼻黏膜干燥;过度饮酒会使身体水分流失,影响鼻黏膜的水分平衡;长期频繁挖鼻,会直接损伤鼻黏膜,破坏鼻黏膜的屏障功能,使鼻黏膜更容易干燥出血。对于老年人来说,自身新陈代谢较慢,鼻黏膜的保湿功能下降,再加上可能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更容易出现鼻黏膜干燥流鼻血的情况。
三、鼻腔结构异常相关因素
1.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曲是一种鼻腔结构异常,偏曲的部位往往鼻黏膜较薄,而且该处的鼻黏膜受到气流的冲击较大,容易发生破损出血。鼻中隔偏曲患者在患有鼻炎时,炎症因素与结构异常共同作用,会使流鼻血的几率增加。例如,偏曲的鼻中隔使得对侧鼻黏膜张力增大,加上鼻炎引起的炎症,更容易导致鼻黏膜出血。
2.鼻腔血管瘤等病变:鼻腔内如果存在血管瘤等病变,本身病变部位的血管就比较丰富且脆弱。当患有鼻炎时,炎症刺激可能会诱发血管瘤部位的血管破裂出血。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是鼻炎流鼻血的一个可能原因。对于有鼻腔结构异常的患者,如鼻中隔偏曲、鼻腔血管瘤等,在患有鼻炎时,流鼻血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关注鼻腔的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相应处理。
四、全身性疾病的间接影响
1.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会使鼻腔内的小血管承受较高的压力,当患有鼻炎时,鼻黏膜的炎症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血管的状态,使得血管更容易破裂出血。例如,高血压患者鼻黏膜的小动脉处于痉挛或硬化状态,在鼻炎导致鼻黏膜损伤时,就容易发生出血。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同时也是鼻炎的常见发病人群,所以这类人群需要密切关注血压控制和鼻炎情况,预防流鼻血的发生。
2.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会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当患有鼻炎时,鼻黏膜的出血不易止住。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机制受到影响,即使是轻微的鼻黏膜损伤,也可能导致较严重的出血且不易止血。对于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在出现鼻炎症状时,更要警惕流鼻血的发生,并及时就医排查相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