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长疱疹怎么回事
喉咙长疱疹常见由单纯疱疹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引起,有局部及全身临床表现,通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护理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等,儿童和成人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如儿童需密切观察病情、谨慎用药和隔离,成人要注意休息、控制基础病和遵医嘱用药等。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容易引发口腔及口唇部位的疱疹,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比如过度疲劳、感冒、发热等情况,潜伏在体内的单纯疱疹病毒就会活跃繁殖,导致喉咙等部位出现疱疹。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成人更容易受其感染,且在幼儿园等集体生活环境中容易相互传播。
柯萨奇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感染多引起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夏季和秋季等气温较高的季节,儿童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者处于人员密集、通风较差的环境中,就容易感染柯萨奇病毒而出现喉咙长疱疹的情况,同时还常伴有发热、咽痛等症状。
喉咙长疱疹的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喉咙部位可见散在或成簇的疱疹,疱疹周围伴有红晕,随着病情发展,疱疹可能会破溃形成溃疡。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口腔疼痛可能会出现拒食、流涎等表现。
全身表现: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40℃不等,发热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和感染病毒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可能持续1-2天,而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发热多持续2-4天。
喉咙长疱疹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检查喉咙部位,观察疱疹的分布、形态等情况,同时会检查口腔其他部位以及口唇周围是否有疱疹表现。
实验室检查:
病毒学检查:可以采取疱疹液或者咽拭子进行病毒培养及鉴定,能够明确具体感染的病毒类型,但该项检查操作相对复杂,耗时较长。
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来辅助诊断,例如在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分别采集血清,若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较发病初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则具有诊断意义。
喉咙长疱疹的治疗与护理原则
一般治疗
休息与饮食:患者需要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在饮食方面,对于喉咙长疱疹的患者,尤其是儿童,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烫的食物,以免加重喉咙疼痛。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漱口,尤其是在进食后及时漱口,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防止继发感染。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以帮助其进行口腔清洁。
抗病毒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以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但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并且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等因素,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对于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目前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因为柯萨奇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依靠自身免疫力即可逐渐恢复。
对症治疗:如果患者发热,体温在38.5℃以上时,可根据病情考虑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或者使用退热药物,但儿童使用退热药物需严格按照儿童用药规范,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等。如果喉咙疼痛较为剧烈,影响进食和睡眠,可适当使用局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但同样要考虑患者年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喉咙长疱疹时,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除了关注体温、疱疹变化外,还要注意儿童的精神状态。如果儿童出现精神萎靡、拒食情况加重、发热持续不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儿童使用药物时需格外谨慎,严格按照儿童剂量使用,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要注意儿童的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在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儿童去人员密集场所。
成人患者:成人喉咙长疱疹时,也需要注意休息,保证营养摄入,以增强自身抵抗力。如果本身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病毒繁殖,可能会加重病情。成人在用药时也要遵循医嘱,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