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注意事项
二尖瓣狭窄患者需从生活管理、病情监测、预防感染、饮食管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生活管理中病情轻重视情况活动,环境要安静舒适;病情监测要观察症状和监测体征;预防感染要防呼吸道及其他部位感染;饮食要限盐和控液体摄入;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患者各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生活管理方面
1.休息与活动
病情较轻者可适当进行轻体力活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因为过度劳累会使心脏需氧量增加,而二尖瓣狭窄患者心脏原本就存在血液流通障碍,易诱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限制其过度跑跳等活动;老年患者则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病情较重者需严格卧床休息,减少心脏做功。卧床时可适当变换体位,防止压疮等并发症,同时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
2.环境
居住环境应保持安静、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过于嘈杂的环境可能会使患者情绪波动,加重心脏负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患者的舒适度,进而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儿童患者,安静舒适的环境更有利于其身体恢复;老年患者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合适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能让其身心更放松。
二、病情监测方面
1.症状观察
密切关注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症状的变化。若呼吸困难程度加重、发作频率增加,或出现频繁咳嗽、咯血加重等情况,提示病情可能恶化,需及时就医。例如,二尖瓣狭窄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时,会有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表现,应立即处理。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留意其呼吸频率、有无异常喘息等情况;老年患者自身感知可能相对较弱,家属需多观察其日常活动时的呼吸状态等。
注意有无心悸、乏力等表现,心悸可能提示心律失常等情况,乏力可能与心脏功能受损导致机体供血不足有关。
2.体征监测
定期监测心率、心律。可通过触摸脉搏等方式初步判断,若发现心率过快、过慢或心律不齐,应及时就医检查。对于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孕妇等特殊人群,更要加强心率和心律的监测,因为妊娠会加重心脏负担,可能使病情变化更易发生。
三、预防感染方面
1.呼吸道感染
注意保暖,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风湿性心脏病常见的诱发因素,可导致病情加重。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要特别注意防护;老年患者抵抗力相对较低,也需做好保暖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但要避免直接吹风。
2.其他部位感染
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预防口腔感染。因为口腔感染可通过血液循环累及心脏。对于佩戴假牙的患者,要注意假牙的清洁和佩戴方式。另外,皮肤感染等其他部位感染也需重视,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四、饮食管理方面
1.盐分摄入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克以下。过多的钠盐摄入会引起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导致水肿等症状加重。例如,腌制食品、咸菜等含钠盐量高的食物应尽量避免食用。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控制其饮食中盐的添加量;老年患者在烹饪时也应少放盐。
2.液体摄入
根据病情适当控制液体摄入量,尤其是出现水肿的患者。若摄入过多液体,会进一步加重水肿,加重心脏负荷。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要严格遵循液体摄入的限制要求。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妊娠的患者,孕期需加强产检,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因为妊娠会使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导致病情恶化。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2.儿童
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但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避免过度喂养导致体重过重增加心脏负担。要按照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科学护理,定期进行心脏相关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3.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同时注意这些基础疾病的管理,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在用药方面要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的药物,用药前需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