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炎症状及治疗方法

来源:民福康

外耳炎有疼痛、瘙痒、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清洁外耳道、局部用抗生素滴耳液或抗真菌药物、严重时全身用药,严重致外耳道狭窄等需手术治疗,不同人群治疗需注意相应事项及结合生活方式调整。

一、外耳炎的症状

1.疼痛:外耳炎患者常出现耳部疼痛,可为钝痛或锐痛,在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时疼痛可加重,尤其在急性外耳炎时疼痛较为明显。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疼痛的感受和表达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会表现出哭闹、烦躁不安等;成年人则能较清晰地表述耳部疼痛的程度和性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佩戴耳机等可能会加重外耳炎引起的疼痛,因为耳机的压迫会刺激耳部炎症部位。有耳部外伤史或耳部慢性疾病史的人群,外耳炎引发疼痛的可能性相对更高,且疼痛可能更难缓解。

2.瘙痒:部分外耳炎患者会感到耳部瘙痒,尤其是真菌性外耳炎患者,瘙痒感较为明显。儿童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可能会不自觉地搔抓耳部,进而导致耳部皮肤破损等情况;成年人若频繁搔抓耳部,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生活方式中,经常游泳、耳部接触过多潮湿环境等易诱发真菌性外耳炎,从而引起瘙痒。有过敏体质或曾有耳部真菌感染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外耳炎引起的瘙痒症状。

3.分泌物增多:外耳道会有分泌物排出,分泌物的性质因外耳炎的类型而异。细菌性外耳炎分泌物多为脓性;真菌性外耳炎分泌物可呈粉末状、块状或水样。儿童的外耳道相对狭窄,分泌物增多时更易堵塞外耳道,影响听力且可能加重不适;成年人若分泌物较多未及时清理,也会造成耳部的不适和听力障碍等问题。生活中不注意耳部卫生、经常挖耳等不良生活方式易导致外耳炎分泌物增多。有耳部手术史或耳部感染病史的人群,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可能更复杂,需要更细致的观察和处理。

4.听力下降:当外耳道肿胀、分泌物堵塞等情况发生时,会影响声音的传导,导致听力下降。儿童若长期存在外耳炎导致的听力下降,可能会影响语言发育等;成年人听力下降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比如听不清他人讲话等。生活中噪声环境暴露较多等因素可能会加重外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程度。有耳部基础疾病如中耳炎等病史的人群,外耳炎导致听力下降的风险可能增加。

二、外耳炎的治疗方法

1.清洁外耳道:使用过氧化氢溶液等温和的清洁剂清洁外耳道,去除分泌物等。儿童清洁外耳道时要特别小心,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外耳道皮肤;成年人清洁时也要注意力度适中。生活方式中保持耳部清洁卫生是预防和辅助治疗外耳炎的重要方面,比如避免频繁挖耳等。有耳部手术史的人群清洁外耳道时需遵循医生的特殊指导,防止引起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2.局部用药

抗生素滴耳液:对于细菌性外耳炎,可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但儿童使用抗生素滴耳液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和使用方法,因为儿童的耳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与成年人不同。生活方式中若有耳部进水等情况后易诱发细菌性外耳炎,此时及时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可能有助于控制感染。有药物过敏史的人群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前需告知医生,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抗真菌药物:真菌性外耳炎则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滴耳液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使用抗真菌药物更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因为这些人群的身体状况特殊,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充分考虑对胎儿或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生活中经常处于潮湿环境等因素易引发真菌性外耳炎,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时要注意保持耳部干燥等生活方式的调整。

3.全身用药:在严重的外耳炎或伴有全身症状时,可能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但儿童使用全身药物时要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用药剂量,避免药物过量等问题。生活方式中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发生严重外耳炎,此时全身用药需更加谨慎,同时要注意通过增强免疫力等生活方式调整来辅助治疗。有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的人群使用全身药物时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防止药物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4.手术治疗:如果外耳炎引起外耳道狭窄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外耳道成形术等。但手术治疗一般是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病情较为严重时才考虑。儿童进行手术治疗的风险相对更高,需要充分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成年人手术治疗后也需要注意术后的护理和康复,遵循医生的术后指导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等。有耳部既往手术史或复杂耳部疾病史的人群在考虑手术治疗外耳炎时需进行更全面的评估。

了解疾病
外耳炎
外耳炎好发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是一种累及皮肤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外耳炎能自愈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外耳炎能否自愈,取决于其类型和严重程度。 如果是轻微的外耳炎,且患者免疫系统正常,有时可以自愈。这是因为身体的自然防御机制可能会对抗感染并减轻炎症。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外耳炎需要治疗才能痊愈。如果不加以处理,外耳炎的感染可能会扩散到中耳或其他部位,引起更严重的问题。此外,外耳炎可能会导致耳部疼痛、
孕妇耳朵发炎能自愈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孕妇耳朵发炎能否自愈,取决于发炎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如果孕妇耳朵发炎是由轻微的外耳道炎或耵聍栓塞引起,通常可以自愈。这些情况可能是由于耳道内的耵聍积聚、感染或过敏反应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耳道清洁、避免刺激和使用适当的耳部护理产品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然而,如果耳朵发炎是由更严重的原因引起,如中耳
外耳炎的症状有哪些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外耳炎即外耳道炎,外耳道炎包括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慢性外耳道炎和坏死性外耳道炎,病理类型不同,症状也不同,具体如下: 1.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患者的外耳道皮肤出现急性炎症性病变时,炎症因子可不断刺激外耳道皮肤,导致其出现外耳道疼痛、耳道肿胀、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等不舒服的症状。 2.慢性外耳道炎 急
耳朵疼还嗡嗡响怎么办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耳朵疼还伴有嗡嗡响可能与外耳炎、前庭神经炎、偏头痛等原因有关,需对因进行处理。 1、外耳炎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菌药、消炎止痛药等,具体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可以加快身体康复。治疗期间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每日清洗耳道。 2、前庭神经炎 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眩晕药、镇静
什么是外耳炎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外耳炎指外耳道炎,外耳道炎一般指的是各种原因造成的外耳道皮肤以及组织下炎症,本病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可分为细菌性感染与真菌性感染。 本病的发生与抵抗力较低、局部病因未解除、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外耳道局部刺激、外耳道皮肤损伤、不良用耳习惯等因素有关。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耳道肿胀、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
怎么判断是中耳炎还是外耳炎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外耳炎即外耳道炎。通常可通过查体、耳镜检查、CT检查等分辨中耳炎和外耳道炎。 1、查体 中耳炎的患者查体通常会有耳道内大量脓液,鼓膜充血、穿孔等症状。外耳道炎患者有耳道内皮肤充血、红肿的表现。 2、耳镜检查 耳镜检查能够直观观察到耳道和鼓膜部位病变情况,有利于外耳道炎和中耳炎的鉴别。 3、CT检查
外耳炎是什么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外耳炎一般是指外耳道炎,外耳道炎是指患者外耳道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的炎症性疾病。 外耳炎好发于7-12岁的儿童,夏季的发病率较高。外耳道炎通常是外耳道皮肤损伤、耳道积水、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发生外耳道炎的情况时,可能会出现外耳道皮肤水肿、渗液、皮肤瘙痒、脱屑、疼痛、听力下降等不舒服的症状。如果
老年人耳聋会不会治得好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老年人耳聋会不会治得好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如果是老年人耳聋是由于长时间不注意耳道清洁,导致大量耵聍聚集在耳内并影响声音传导时,清除耵聍后一般是能够治好并恢复正常听力的。如果是由于中耳炎、外耳炎等炎症感染引起,在积极控制感染后一般也能够恢复。但如果是由于正常衰老引起,此时听神经便会发生退行性变,并且
外耳炎该如何预防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外耳炎是外耳道炎的别名,预防外耳道炎的方法有戒除不良的挖耳习惯、不在污水中游泳、睡觉时取下助听器等。 1.戒除不良的挖耳习惯 人体平时应该避免使用牙签、棉签等物品挖耳朵,防止引起外耳道皮肤损伤,导致外耳道炎发生。 2.不在污水中游泳 人体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切忌在污水中游泳,防止污水和致病微生物进入耳
外耳炎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外耳炎,即外耳道炎。外耳道炎可能与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过敏反应、外耳道损伤、环境因素等有关,可以进行推波助澜、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原因 1.细菌感染 外耳道炎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引起,通过外耳道口进入并繁殖。 2.真菌感染 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易发生,如游泳后未及时清
外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李玉瑾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外耳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治疗上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同时,可以局部用消肿软膏或者纱条敷于患处。如果外耳道肿胀较重,可以用抗生素滴剂或者加用激素类软膏。外耳道疖肿成熟后,挑破脓头,严重者需切开引流。如果慢性外耳道炎合并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或者其它全身性疾病,也需要积极治疗若疼痛剧烈可以用止痛药。
外耳炎是什么病
王君影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但是如果耳内分泌物比较多,堵塞外耳道也有可能会引起耳闷、听力下降。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应用相应的滴耳液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不要经常挖耳,保持耳内干燥,一般经过正规用药会可逐渐恢复。
外耳炎应该怎么办?
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外耳道炎大部分,跟经常掏耳朵也是有关系的,它会导致疼痛、骚痒,严重的时候,还会引起听力下降等一些症状。平时要保持耳部的干燥,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外耳道进水。需要局部的应用药物进行治疗,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的,一周左右就可以痊愈。平时还要注意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外耳炎
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外耳道一般从耳门开始直到鼓室位置,外侧1/3的为软骨部位,包括耵聍腺,皮脂腺,毛囊。一般外耳炎主要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还有可能是跟挖耳损伤,不洁净的水进入到耳朵里面也可能会引起,还有一些全身性的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等都是主要的一个诱发因素。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