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炎

发布于  2025-01-02

3973次浏览

外耳炎,即外耳道炎。外耳道炎可能与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过敏反应、外耳道损伤、环境因素等有关,可以进行推波助澜、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原因

1.细菌感染

外耳道炎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引起,通过外耳道口进入并繁殖。

2.真菌感染

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易发生,如游泳后未及时清理耳道内的水分,或使用不洁的挖耳工具,真菌可能会侵袭耳道黏膜,引发炎症。

3.过敏反应

若对洗发水、化妆品、耳环等物品过敏,可引发外耳道皮肤炎症。

4.外耳道损伤

挖耳过度、外伤等可破坏外耳道皮肤屏障,使细菌或真菌易于侵入。

5.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在高温、潮湿或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会增加外耳道感染的风险。

二.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需清理外耳道内的分泌物、痂皮等,保持耳道清洁干燥。同时需注意避免自行挖耳,以免加重损伤。

2.药物治疗

患者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对于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药物,比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等。对于真菌感染,则需使用抗真菌药物,比如氟康唑、益康唑、伊曲康唑等。

3.物理治疗

患者可以配合医生进行物理治疗,比如红外线照射、微波治疗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

4.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外耳道狭窄、骨膜下脓肿等复杂情况,可能需进行手术治疗,切开引流,缓解病情。

外耳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患者需及时就医,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的方法。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主要是指发生在患者外耳道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一种急或慢性炎症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外耳炎能自愈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外耳炎能否自愈,取决于其类型和严重程度。 如果是轻微的外耳炎,且患者免疫系统正常,有时可以自愈。这是因为身体的自然防御机制可能会对抗感染并减轻炎症。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外耳炎需要治疗才能痊愈。如果不加以处理,外耳炎的感染可能会扩散到中耳或其他部位,引起更严重的问题。此外,外耳炎可能会导致耳部疼痛、瘙痒和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婴儿、免疫功能低下者或患有其他疾病的人,外耳炎的治疗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和个体化。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孕妇耳朵发炎能自愈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孕妇耳朵发炎能否自愈,取决于发炎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如果孕妇耳朵发炎是由轻微的外耳道炎或耵聍栓塞引起,通常可以自愈。这些情况可能是由于耳道内的耵聍积聚、感染或过敏反应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耳道清洁、避免刺激和使用适当的耳部护理产品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然而,如果耳朵发炎是由更严重的原因引起,如中耳炎、外耳炎或其他感染,自愈的可能性较小。这些情况可能需要医疗干预,如使用抗生素、耳部清洁或其他治疗方法。
外耳炎的症状有哪些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外耳炎即外耳道炎,外耳道炎包括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慢性外耳道炎和坏死性外耳道炎,病理类型不同,症状也不同,具体如下: 1.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患者的外耳道皮肤出现急性炎症性病变时,炎症因子可不断刺激外耳道皮肤,导致其出现外耳道疼痛、耳道肿胀、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等不舒服的症状。 2.慢性外耳道炎 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可逐渐发展成慢性外耳道炎,患者此时可表现为耳部皮肤瘙痒、耳道潮湿、白色分泌物堆积等。 3.坏死性外耳道炎 患者出现坏死性外耳道炎的情况时,外耳道皮肤可出现坏死的表现,易引发持续性耳痛、脓血性分泌物、面部瘫痪等症状。
耳朵疼还嗡嗡响怎么办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耳朵疼还伴有嗡嗡响可能与外耳炎、前庭神经炎、偏头痛等原因有关,需对因进行处理。 1、外耳炎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菌药、消炎止痛药等,具体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可以加快身体康复。治疗期间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每日清洗耳道。 2、前庭神经炎 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眩晕药、镇静剂、肾上腺素类药物等药物进行治疗,或者通过前庭神经切断术、迷路切开术、后半规管瘤摘除术等方法处理,可缓解病情。 3、偏头痛 患者可遵照医嘱服用止痛药物治疗,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吲哚美辛等,可以缓解不适。
什么是外耳炎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外耳炎指外耳道炎,外耳道炎一般指的是各种原因造成的外耳道皮肤以及组织下炎症,本病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可分为细菌性感染与真菌性感染。 本病的发生与抵抗力较低、局部病因未解除、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外耳道局部刺激、外耳道皮肤损伤、不良用耳习惯等因素有关。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耳道肿胀、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耳闷、耳部瘙痒等。 发生本病后,若细菌感染的情况较重,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头孢氨苄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加快身体康复。
怎么判断是中耳炎还是外耳炎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外耳炎即外耳道炎。通常可通过查体、耳镜检查、CT检查等分辨中耳炎和外耳道炎。 1、查体 中耳炎的患者查体通常会有耳道内大量脓液,鼓膜充血、穿孔等症状。外耳道炎患者有耳道内皮肤充血、红肿的表现。 2、耳镜检查 耳镜检查能够直观观察到耳道和鼓膜部位病变情况,有利于外耳道炎和中耳炎的鉴别。 3、CT检查 CT检查可见中耳系统气腔有不同程度密度的增高,此种情况通常是中耳炎的表现。外耳道炎患者行CT检查可判定耳部骨质是否受损。
外耳炎是什么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外耳炎一般是指外耳道炎,外耳道炎是指患者外耳道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的炎症性疾病。 外耳炎好发于7-12岁的儿童,夏季的发病率较高。外耳道炎通常是外耳道皮肤损伤、耳道积水、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发生外耳道炎的情况时,可能会出现外耳道皮肤水肿、渗液、皮肤瘙痒、脱屑、疼痛、听力下降等不舒服的症状。如果不尽快控制患者外耳道部位的炎症反应,则会引起脑神经损伤,导致预后不佳。
老年人耳聋会不会治得好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老年人耳聋会不会治得好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如果是老年人耳聋是由于长时间不注意耳道清洁,导致大量耵聍聚集在耳内并影响声音传导时,清除耵聍后一般是能够治好并恢复正常听力的。如果是由于中耳炎、外耳炎等炎症感染引起,在积极控制感染后一般也能够恢复。但如果是由于正常衰老引起,此时听神经便会发生退行性变,并且无法逆转,所以治好的可能性相对较低,甚至无法治好。
外耳炎该如何预防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外耳炎是外耳道炎的别名,预防外耳道炎的方法有戒除不良的挖耳习惯、不在污水中游泳、睡觉时取下助听器等。 1.戒除不良的挖耳习惯 人体平时应该避免使用牙签、棉签等物品挖耳朵,防止引起外耳道皮肤损伤,导致外耳道炎发生。 2.不在污水中游泳 人体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切忌在污水中游泳,防止污水和致病微生物进入耳道内,有助于预防外耳道炎。 3.睡觉时取下助听器 人体平常需要佩戴助听器时,睡前应当取下助听器,避免长时间挤压外耳道皮肤,降低外耳道炎的患病率。
耳鸣是不是肾虚?
卫兰香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耳鸣是否为肾虚引起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判断。 肾开窍与耳,肾虚会导致体内气血循环障碍,引起肾气不足,导致耳部血氧供应障碍,此时会影响耳部功能,使患者出现耳鸣的症状。但出现耳鸣不能确诊是肾虚引起的,还有可能是外耳炎、外耳疖肿、骨膜穿孔、耳硬化症、听神经瘤等疾病引起的。 若要明确病因,应该及时就诊中医科,经过x光片、耳内窥镜、把脉、核磁共振、听力测试等检查方式诊断。
外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李玉瑾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外耳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治疗上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同时,可以局部用消肿软膏或者纱条敷于患处。如果外耳道肿胀较重,可以用抗生素滴剂或者加用激素类软膏。外耳道疖肿成熟后,挑破脓头,严重者需切开引流。如果慢性外耳道炎合并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或者其它全身性疾病,也需要积极治疗若疼痛剧烈可以用止痛药。
外耳炎是什么病
王君影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但是如果耳内分泌物比较多,堵塞外耳道也有可能会引起耳闷、听力下降。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应用相应的滴耳液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不要经常挖耳,保持耳内干燥,一般经过正规用药会可逐渐恢复。
外耳炎应该怎么办?
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外耳道炎大部分,跟经常掏耳朵也是有关系的,它会导致疼痛、骚痒,严重的时候,还会引起听力下降等一些症状。平时要保持耳部的干燥,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外耳道进水。需要局部的应用药物进行治疗,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的,一周左右就可以痊愈。平时还要注意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外耳炎
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外耳道一般从耳门开始直到鼓室位置,外侧1/3的为软骨部位,包括耵聍腺,皮脂腺,毛囊。一般外耳炎主要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还有可能是跟挖耳损伤,不洁净的水进入到耳朵里面也可能会引起,还有一些全身性的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等都是主要的一个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