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有疱疹是怎么回事
喉咙有疱疹多由柯萨奇病毒A组、单纯疱疹病毒、埃可病毒等感染引起,有局部喉咙疱疹、溃疡、疼痛及全身发热、头痛等表现,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一般治疗包括休息饮食、口腔护理,对症治疗有退热、缓解疼痛等,儿童患者需密切观察病情,成人患者有基础疾病时要关注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一、喉咙有疱疹的常见原因
喉咙有疱疹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组,此外,单纯疱疹病毒、埃可病毒等也可导致。
(一)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
柯萨奇病毒A组中的某些亚型可引发疱疹性咽峡炎,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尤其是5-7岁的儿童,因为此年龄段儿童的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容易在集体场所如幼儿园等发生交叉感染。
(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可引起口腔单纯疱疹,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发热、过度疲劳、情绪紧张等情况下,潜伏在体内的单纯疱疹病毒被激活,就会导致喉咙出现疱疹。成人和儿童都可能感染,成人可能因自身免疫力波动等因素发病,儿童则可能在接触到病毒后被感染。
(三)埃可病毒感染
埃可病毒感染也可导致喉咙出现疱疹,其传播方式与柯萨奇病毒类似,通过粪-口和呼吸道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容易造成传播,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能感染,但儿童相对更易受影响。
二、喉咙有疱疹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表现
1.局部症状:喉咙会出现疱疹,疱疹初期为灰白色小丘疹,周围绕以红晕,之后迅速变为疱疹,疱疹破溃后可形成溃疡。患者会感到喉咙疼痛,尤其是在吞咽时疼痛较为明显,这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儿童可能表现出拒食、流涎等情况。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发热,体温可达到38-40℃左右,发热可持续1-2天或3-5天不等。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三、喉咙有疱疹的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肉眼观察患者喉咙部位的情况,查看是否有疱疹、溃疡等病变。同时会检查口腔其他部位以及咽部、扁桃体等情况,初步判断是否为疱疹性咽峡炎等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喉咙有疱疹的疾病。
(二)实验室检查
1.病毒学检查:可以采取患者咽喉部的分泌物进行病毒培养或核酸检测,通过检测是否存在引起喉咙疱疹的相关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以明确病因。例如,通过核酸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患者样本中是否存在特定病毒的核酸,从而确诊病毒感染类型。
2.血常规检查:一般会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在病毒感染引起的喉咙有疱疹时,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升高,这有助于辅助诊断病毒感染。
四、喉咙有疱疹的治疗原则(非药物干预为主,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等)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饮食:患者需要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在饮食方面,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过烫的食物,以免加重喉咙疼痛。对于儿童患者,要提供适合其年龄段的软食或流质食物,如牛奶、粥、果汁等。
2.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漱口,尤其是在进食后及时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防止细菌滋生,减轻喉咙的炎症反应。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以帮助其进行口腔护理,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二)对症治疗
1.退热:如果患者伴有发热,体温在38.5℃以下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进行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但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贴等,避免低龄儿童过早使用药物退热。
2.缓解喉咙疼痛:可以使用一些局部喷雾或含片来缓解喉咙疼痛,如具有清凉、止痛作用的口腔喷雾等,但要注意儿童使用时的安全性,避免误吸等情况发生。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感染喉咙疱疹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密切观察儿童的体温、精神状态、进食情况等。如果儿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拒食严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同时,在护理儿童时要特别注意口腔护理的轻柔操作,防止损伤儿童娇嫩的口腔黏膜。
(二)成人患者
成人虽然免疫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促进身体恢复。如果成人本身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感染喉咙疱疹后要更加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身体对病毒感染的应对能力,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自身基础疾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