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犯心绞痛是怎么回事
心绞痛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常见诱因有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寒冷刺激、饱食、吸烟饮酒等,相关检查有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预防需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体检。
一、心绞痛频繁发作的机制
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部分闭塞时,心肌的供血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心肌缺血缺氧,代谢产物积聚,刺激心脏内的感觉神经末梢,产生痛觉冲动,传至大脑皮层而引起心绞痛。另外,冠状动脉痉挛、贫血、心律失常等也可能导致心肌供血相对不足,引发频繁心绞痛。例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据相关研究统计,约90%以上的心绞痛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二、常见诱因
1.体力活动:进行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时,心肌耗氧量增加,而狭窄的冠状动脉不能相应增加供血,从而诱发心绞痛。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对体力活动的耐受程度不同,一般来说,老年人、女性相对更易因体力活动诱发心绞痛。比如一位50岁男性,平时缺乏运动,突然进行快跑等剧烈运动时,就可能引发心绞痛。
2.情绪激动:紧张、焦虑、愤怒等情绪激动时,体内会分泌如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诱发心绞痛。性格较急躁、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生活状态的人群更易受情绪因素影响,例如一位长期面临工作业绩压力的40岁男性,在工作中遇到突发棘手问题时,情绪激动可能诱发心绞痛发作。
3.寒冷刺激:寒冷环境会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心脏后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冠状动脉也可能痉挛,导致心肌供血减少,引发心绞痛。寒冷季节时,老年人群由于血管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因寒冷刺激诱发心绞痛。比如冬季气温骤降时,一位65岁的女性外出未做好保暖措施,就可能出现心绞痛发作。
4.饱食:进食大量油腻、过饱的食物后,胃肠道需要更多的血液进行消化吸收,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而且血脂升高可能影响血液流变学,增加血液黏稠度,也会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中,有暴饮暴食习惯或饮食结构不合理(高油高脂饮食)的人群更易在饱食后诱发心绞痛,例如一位长期饮食不规律、偏好高脂食物的55岁男性,饱餐后就可能出现心绞痛。
5.吸烟饮酒: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同时影响血脂代谢,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饮酒后,酒精会使心率增快、血压波动,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肌耗氧量,容易诱发心绞痛。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更易频繁出现心绞痛,比如一位有20年烟龄且经常大量饮酒的48岁男性,心绞痛发作频率相对更高。
三、相关检查与诊断
1.心电图检查:静息时心电图可能无异常,但在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缺血性改变,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能捕捉到发作时的心电图变化,有助于诊断。不同年龄人群的正常心电图标准略有差异,例如老年人的心电图可能存在一些生理性改变,但心绞痛发作时仍会出现特征性的缺血改变。
2.运动负荷试验:让患者在运动平板或踏车等设备上运动,增加心肌耗氧量,观察心电图变化,若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持续2分钟,则为阳性,提示心肌缺血。对于能进行运动的人群可采用此检查,但老年人、心功能较差者需谨慎进行。比如一位45岁平时有一定运动基础的男性,可以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来辅助诊断心绞痛。
3.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心绞痛的金标准,可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和范围等。通过该检查能明确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四、治疗与预防措施
1.治疗方面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等),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能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可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肌供血。这些药物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由医生合理选用。
非药物治疗:对于符合适应证的患者可考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血运重建治疗。
2.预防措施
生活方式调整:合理饮食,控制血脂、血压、血糖,建议低脂、低盐、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如散步、太极拳等;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需个体化,例如老年人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女性在更年期等特殊时期更要注重心理调节和生活方式调整。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血管相关检查,如血脂、血糖、血压、心电图等检查,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病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加强定期体检。比如有家族冠心病病史的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心血管相关体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