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视网膜病变

来源:民福康

视网膜病变是眼球内部视网膜部位多种病理改变的统称,常见类型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脱离等。不同类型病因、与生活方式关系及对不同人群影响各异,症状有视力下降等,可通过眼底检查等诊断,治疗依类型采取相应措施。

一、定义

视网膜病变是一类发生在视网膜部位的疾病统称,视网膜是眼球内部感受光线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冲动的重要组织,视网膜病变涵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病理改变情况。

二、常见类型及相关情况

(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1.发病机制:主要与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有关,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的血管,导致血管通透性改变、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等,进而引起视网膜微血管瘤形成、出血、渗出、新生血管生成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2.与生活方式的关系: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糖尿病病情,从而增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等,有助于控制血糖,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几率或延缓其进展。

3.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成年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并及时干预。

儿童糖尿病患者:虽然相对少见,但同样需要密切关注,因为长期高血糖也可能逐渐损伤视网膜,且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可能具有其特殊性,更要注重长期的病情监测与管理。

(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1.发病机制:可能与年龄增长、遗传因素、氧化应激、慢性光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随着年龄增加,视网膜黄斑区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黄斑区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玻璃膜疣、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等病理改变。

2.与生活方式的关系:长期暴露于强光下、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风险。例如,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视网膜组织,增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可能性;而避免强光长时间照射、戒烟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3.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中老年人群:是高发人群,5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眼底黄斑区检查,如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以便早期发现黄斑变性相关病变并采取相应措施。

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即使年龄不大,也需要更加密切监测,因为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这类人群应提前关注自身眼底情况,必要时增加检查频率。

(三)视网膜静脉阻塞

1.发病机制:主要是视网膜静脉血管发生阻塞,可由血管壁病变、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多种因素引起,导致视网膜静脉回流受阻,出现视网膜出血、水肿等表现。

2.与生活方式的关系:高血压、高血脂、高黏血症等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的因素容易诱发视网膜静脉阻塞。例如,长期高盐饮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影响视网膜血管状态;缺乏运动、高脂饮食等会使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视网膜静脉血流。

3.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要严格控制血压,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同时注意生活方式调整,以降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生风险。

高血脂人群:需要通过饮食控制、必要时的药物治疗来降低血脂水平,保持血液流变学处于相对正常状态,减少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病几率。

(四)视网膜脱离

1.发病机制:通常是由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引起,可由视网膜裂孔形成、玻璃体牵拉等原因导致。

2.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剧烈运动、眼部受到外伤等情况可能诱发视网膜脱离。例如,进行跳水、蹦极等剧烈头部运动时,可能导致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增加,从而引发视网膜裂孔甚至脱离;眼部受到撞击等外伤也可能直接造成视网膜结构的损伤,导致脱离。

3.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高度近视人群:相对于正常视力人群,更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这类人群应避免剧烈运动、眼部受到外伤,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潜在的病变情况,如视网膜裂孔等,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眼部曾受过外伤的人群:即使外伤已经愈合,也需要关注视网膜的情况,因为外伤可能埋下视网膜脱离的隐患,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密切观察视网膜状态。

三、主要症状表现

不同类型的视网膜病变症状有一定差异,但常见的有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飘动、视物变形(如看直线变弯曲等)、视野缺损等。例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可能逐渐出现视力下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多表现为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网膜脱离患者往往会有视野某一区域突然缺损等表现。

四、诊断方法

主要通过眼底检查(包括直接眼底镜检查、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等检查手段来明确诊断视网膜病变的具体类型、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等。例如FFA可以清晰显示视网膜血管的形态、有无异常血管渗漏等情况,有助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血管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

五、治疗原则

根据不同类型的视网膜病变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情较轻时可通过控制血糖等内科治疗,病情较重时可能需要进行激光治疗、玻璃体切割手术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如果有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可能会采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眼内注射等治疗方法;视网膜脱离则多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复位视网膜等。

了解疾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一般是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是指血糖水平过高而引起的视网膜血管损伤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确诊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血糖管理,将血糖控制好后可以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在血糖控制稳定基础上,可以通过激光治疗防止糖尿病患者失明。但如果已经是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则建议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切除混浊或血性玻璃体,使视网膜解剖复位,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治疗期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首先要应用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盐酸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格列吡嗪、阿卡波糖等。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其次,患者可以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能够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改善眼底血管微循环。对于出现黄斑水肿的患者,可以在眼内注射抗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部分患者也
眼睛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1、建议病人药物治疗,其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者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造成出血性疾病的治疗。2、建议病人进行激光治疗,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建议病人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3、建议病人进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等药物治疗。4、建议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其适用于视网膜脱离、或者是黄斑裂孔
视网膜病变的形成原因?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形成视网膜病变的基本病因和诱发因素大致如下:第一、基本病因,比如视网膜动脉阻塞通常是由视网膜血管循环发生障碍所导致;黄斑变性多与年龄因素有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多是由血糖过高,破坏视网膜血管所引起等。第二、诱发因素,平时在生活中拥有不良嗜好,可导致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增加,比如长期抽烟、喝酒等,尤其是本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什么病?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眼科多见疾病,属于眼底病的一种。正常是由于疲劳、感冒、焦虑、紧张、熬夜、休息不好、抽烟、酗酒等,造成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表现出屏障功能破坏,来自脉络膜的液体渗漏到视网膜下,造成视网膜水肿和层间分离,会表现出看东西变形、变小,视力下降,视野中央有暗区等表现。经过详细的眼底检查
视网膜病变能治好么?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视网膜病变可以治好,但是要分清楚是哪一类视网膜病,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经过药物,激光等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浆也可以完全治愈,可以口服羟苯磺酸钙、复方丹参滴丸、甲钴胺、血栓通等,这些药物都是可以有效治疗视网膜病变。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可以选用激光手术治疗,建议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治疗好?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目前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为主。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比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体内的血糖水平。对于非增殖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以进行激光治疗,能够使新生血管萎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样分期?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临床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6期,按发展顺序可分为轻度非增生期、中度非增生期、重度非增生期、增生早期、纤维增生期、增生晚期等,轻度非增生期患者多数表现为眼部出现微动脉瘤和细小的出血点;中度非增生期患者则可表现为黄白色硬性渗出和出血斑;重度非增生期者多表现出棉絮斑和出血斑;增生早期者则可表现出眼底新生
摇晃宝宝的危害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摇晃宝宝可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危害,包括影响视力、颈部受伤、引发癫痫等。 1.影响视力 摇晃宝宝还可能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视网膜病变,从而影响宝宝的视力。 2.颈部受伤 宝宝的头部相对较重,而颈部肌肉发育不完善,难以承受头部的重量。剧烈摇晃宝宝时,可能会导致颈部受伤,甚至引起脑损伤。 3.引发
眼睛总是模糊是怎么回事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眼睛模糊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眼睛疲、屈光不正、眼部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1.眼睛疲劳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阅读、开车或在弱光环境下用眼过度可能导致眼睛疲劳,引起短暂的视力模糊。 2.屈光不正 近视、远视或散光等屈光问题可能导致远处或近处的物体看起来模糊不清。 3.眼部疾病
什么时间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鲁平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的并发症,都应积极预防,只有不发生,才不会出现不良的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发病5年之后要做眼科、肾脏、心脏等一系列的全身检查。2型糖尿病人,从发病之日起,就要关注所有的并发症,因为2型糖尿病在缓慢的发病过程中,前期就可以引起视网膜病变和心脏病变。所以,在发现糖尿病后需要提早进行检查,以早期明确是否存在相应的并发症,患者可就诊于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董道权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去眼科就诊。首先患者可能因为不知情,去糖尿病内分泌专科就诊,医生通过观察血糖和全身情况后,如果看到照片显示视网膜病变比较严重,建议患者进行眼底检查,明确眼底病变程度以及状况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糖尿病患者如果控制血糖、保持血糖、血压、血脂稳定,出现其他问题,需要由相应专科进行处理。比如出现糖尿病足,建议患者选择糖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李莉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不一定可以治愈,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做视网膜光凝、玻璃体腔注药病人,视网膜可以完全血管化,所以可以治愈。对于伴有视网膜脱离病人,视功能会受到损伤,因此很难治愈,如果早期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积极治疗情况下可以避免出现视网膜脱离。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期及表现
蔡丽娥 副主任医师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期及表现如下:一期、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二期、视网膜动脉狭窄,动静脉交叉压迫。三期、在上述病变基础上,机体出现眼底出血及棉絮状渗出物。四期、上述基础上并发视盘水肿现象。患者应及时就医采取对症治疗,从而缓解机体的不适症状。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期及表现
齐玉波 副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三甲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为四期。一期表现为眼底内有轻微血管;二期表现为眼底内血管出现动脉硬化以及狭窄;三期是指出现眼底出血,同时会出现棉絮状斑;四期是指在三期的基础上,同时合并视乳头水肿。所以患有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治疗,同时也要严格控制好血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如何分期?
张燕妮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中医院 三甲
首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分为六期:第一期,可能是患者有微血管瘤,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第二期,可能是一般没有眼底的病变。第三期,患者了眼底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第四期,患者视网膜会脱落,失明。第五期,患者会出现视网膜前的出血。第六期,患者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形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的患者一般是没有明显自觉症状。有部分患者是出现不同的视力下降。建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