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严重度分级
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分级法按一般体力活动受限程度分为Ⅰ-Ⅳ级,不同级别与年龄、生活方式相关,如Ⅰ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老年人及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易进入更严重分级;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问卷(SAQ)评分法从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发作频率、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识程度五方面评分,各方面评分也受年龄和生活方式影响,如活动受限程度评分低反映活动受限严重,与老年人及缺乏运动人群相关,心绞痛稳定状态等评分低分别提示心绞痛不稳定、发作频率高、治疗不满意、疾病认识不足,且均与年龄和生活方式有关。
1.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仅在强、快或长时间劳作时发生心绞痛。例如,健康年轻人进行剧烈运动时可能偶尔出现心绞痛,但日常的轻度体力活动如慢走等不会引发,这是因为心脏在一般强度体力活动下,冠状动脉供血尚能满足心肌需求。
年龄因素:年轻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好,心脏储备功能较强,所以一般体力活动不易诱发心绞痛;而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冠状动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等病变,更易在一般体力活动下出现心绞痛。
生活方式:长期坚持运动的人群可能处于I级情况的比例相对较高,因为运动可一定程度改善心血管功能;而长期吸烟、高脂饮食的人群则更易较早进入更严重的分级。
2.II级:日常体力活动轻度受限。步行2个街区以上、登高2层以上时可诱发心绞痛。比如,正常人体力能步行3个街区,而II级患者步行2个街区就会出现心绞痛症状,这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等病变使得心肌供血在稍增加的体力活动下不能满足需求。
年龄:老年人相较于年轻人更易处于II级,因为老年人心血管系统衰退,耐受体力活动的能力下降。
生活方式: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若生活方式不加以控制,更容易较快发展到II级心绞痛情况,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时,心脏负担加重,体力活动耐量降低。
3.III级: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步行1个街区或登高1层即可诱发心绞痛。例如,患者只能短距离缓慢行走,走1个街区就出现胸痛等心绞痛症状,这是因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一步加重,心肌供血在很轻的体力活动下就不能满足。
年龄:老年患者中III级比例相对较高,年龄越大,心血管病变往往越严重,体力活动耐量越低。
生活方式:长期不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居高不下,会加速冠状动脉病变进展,使患者较快进入III级心绞痛状态。
4.IV级:休息时即可发生心绞痛。患者在安静状态下就会出现胸痛等心绞痛症状,这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甚至闭塞,心肌持续处于缺血状态。
年龄:老年患者中IV级比例相对较高,老年人心血管储备功能更差,冠状动脉病变往往更严重。
生活方式:有多种不良生活方式且基础疾病控制不佳的患者,如同时有吸烟、酗酒、高血压、糖尿病且都未有效控制的患者,极易发展到IV级心绞痛,此时心脏缺血情况严重,随时可能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
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问卷(SAQ)评分法
1.活动受限程度:根据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因心绞痛受到的限制程度评分,范围0-100分,分数越低表示活动受限越严重。例如,患者因心绞痛几乎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评分就会很低,这反映了心绞痛对患者日常体力活动的严重影响,其机制是心绞痛发作时心肌缺血,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能力。
年龄: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本身活动能力就相对较弱,若合并心绞痛,活动受限程度评分往往更低,因为老年人恢复能力差,心肌缺血对其活动的影响更明显。
生活方式: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本身活动耐量就低,若发生心绞痛,活动受限程度会更严重,而坚持适度运动的人群相对活动受限程度评分会高一些。
2.心绞痛稳定状态:评估患者在最近4周内心绞痛发作的稳定情况,分数范围0-100分,分数低表示心绞痛越不稳定。这是因为不稳定的心绞痛发作提示冠状动脉病变可能处于活跃状态,心肌缺血情况不稳定。
年龄:老年人血管调节功能下降,心绞痛稳定状态往往更差,评分更低,因为老年人身体各方面机能衰退,对心绞痛的调节和适应能力减弱。
生活方式:有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会加重心脏负担,使心绞痛稳定状态变差,评分降低。
3.心绞痛发作频率:统计患者在最近4周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分数范围0-100分,分数低表示发作频率越高。发作频率高说明冠状动脉供血不能很好地应对日常身体需求,心肌缺血频繁发生。
年龄: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通常更严重,所以心绞痛发作频率往往更高,评分更低,因为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进展相对更快。
生活方式: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的人群,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心脏,导致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评分降低。
4.治疗满意程度:患者对治疗心绞痛药物等治疗手段的满意程度评分,范围0-100分,分数低表示满意程度低。治疗不满意可能是因为治疗效果不佳,心肌缺血不能有效缓解。
年龄:老年人可能对药物治疗的耐受性和反应与年轻人不同,所以治疗满意程度评分可能有差异,比如老年人可能对药物副作用更敏感,导致对治疗满意程度降低。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不健康的患者,如同时有多种不良习惯的患者,可能对治疗的反应更差,治疗满意程度评分更低。
5.疾病认识程度:患者对自身心绞痛疾病的认识程度评分,范围0-100分,分数低表示认识不足。良好的疾病认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管理病情。
年龄:老年人可能由于文化程度、接受信息能力等因素,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相对较低,评分可能更低,而年轻人相对更容易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疾病相关信息,认识程度可能更高。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健康、注重健康知识学习的人群,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往往更高,评分更高,而生活方式不健康、不关注健康知识的人群,认识程度可能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