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鼻炎手术的问题
鼻炎手术有适用情况,包括药物等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炎、鼻息肉相关鼻炎、鼻中隔偏曲导致的鼻炎;常见术式有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术前要完善相关检查、做好鼻腔准备和饮食调整;术后需进行鼻腔、症状等护理;有出血、感染等常见并发症及相应预防措施;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有不同手术特点,儿童手术指征把握谨慎、术后恢复需家长配合,老年人术前评估全面、术后并发症风险高,女性特殊时期需谨慎及关注心理。
一、鼻炎手术的适用情况
1.药物及其他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炎:当慢性鼻炎患者经过长期规范的药物治疗(如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以及鼻腔冲洗等保守治疗后,症状仍无明显改善,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手术。例如,部分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下鼻甲增生肥厚明显,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就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来缩小下鼻甲,改善通气。
2.鼻息肉相关鼻炎:鼻息肉是引起鼻炎的常见原因之一,对于较大的、多发的鼻息肉,单纯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完全消除,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通过手术切除鼻息肉,可以解除鼻腔鼻窦的阻塞,恢复鼻腔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
3.鼻中隔偏曲导致的鼻炎:严重的鼻中隔偏曲会影响鼻腔的通气引流,长期可引发鼻炎相关症状,如鼻塞、头痛等,这种情况下手术矫正鼻中隔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鼻炎手术的常见术式
1.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适用于下鼻甲增生肥厚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手术是部分切除下鼻甲组织,以缩小鼻甲体积,改善鼻腔通气。但要注意切除量适中,避免过度切除导致空鼻综合征等并发症。
2.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借助鼻内镜的清晰视野,完整切除鼻息肉组织。手术在鼻内镜下进行,创伤相对较小,能更精准地清除病变组织,同时尽量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黏膜。
3.鼻中隔矫正术:通过手术对偏曲的鼻中隔进行矫正,恢复鼻腔的正常结构和通气功能。手术方式有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等,现在也有更微创的术式。
三、鼻炎手术的术前准备
1.完善相关检查
鼻部检查:包括鼻内镜检查,明确鼻腔内部结构、病变范围等情况;鼻部CT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鼻腔鼻窦的骨质结构、病变程度等,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案。
全身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确保患者能耐受手术。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要更细致地评估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功能;儿童则要关注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贫血等影响手术的因素。
2.术前准备工作
鼻腔准备:术前使用鼻腔冲洗等方法清洁鼻腔,减少鼻腔内的细菌等微生物数量,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饮食调整:术前合理饮食,一般建议术前6-8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2-4小时禁饮清液,以防止术中呕吐引起误吸。对于儿童,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但术前也要遵循禁食禁饮的规定。
四、鼻炎手术的术后护理
1.鼻腔护理
鼻腔填塞物的处理:部分患者术后会进行鼻腔填塞,要告知患者不要随意牵拉填塞物,按照医嘱按时取出填塞物。取出填塞物后,继续使用鼻用药物,如鼻用糖皮质激素等,以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
鼻腔冲洗:术后一定时间可开始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等进行冲洗,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血痂等,促进鼻腔黏膜的恢复。但要注意冲洗的压力和方法,避免损伤鼻腔黏膜。
2.症状观察与处理
疼痛观察:关注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一般术后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可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止痛措施。对于儿童,要更关注其疼痛的表达,采用更温和的方式安抚,并合理使用止痛手段。
出血观察:密切观察鼻腔有无出血情况,少量渗血属正常现象,但如果出现大量出血要及时处理。指导患者避免用力擤鼻、剧烈咳嗽等,防止出血加重。
3.饮食与休息
饮食:术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儿童要保证营养均衡,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休息: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儿童要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家长要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五、鼻炎手术的并发症及预防
1.常见并发症
出血:是鼻炎手术较常见的并发症,与手术操作、患者凝血功能等有关。
感染:如果术前鼻腔清洁不彻底、术后护理不当等,可能引发鼻腔鼻窦感染。
空鼻综合征:多见于下鼻甲切除过多的患者,表现为鼻腔干燥、鼻塞等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鼻中隔穿孔:在鼻中隔矫正术中可能发生,与手术操作技术、患者鼻中隔局部情况等有关。
2.预防措施
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选择手术,避免过度手术。
规范手术操作:手术医生要熟练掌握手术技巧,精准操作,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加强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指导患者做好鼻腔护理等。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要更加细致地进行护理和监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六、不同人群鼻炎手术的特点
1.儿童
手术指征把握更谨慎:儿童鼻炎手术需严格掌握指征,因为儿童鼻腔鼻窦等结构尚在发育中。一般先以保守治疗为主,如药物治疗、鼻腔冲洗等。只有当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等情况时才考虑手术。
术后恢复特点:儿童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要注意观察其鼻腔通气情况、有无出血等,由于儿童可能不太配合术后护理,家长要加强监督和护理,保证鼻腔冲洗等操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给予安抚。
2.老年人
术前评估更全面: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术前要更全面评估心脑血管、肝肾功能等,确保患者能耐受手术。
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术后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术后要加强监测,积极预防并发症,同时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促进术后康复。
3.女性
特殊时期注意:女性患者如果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手术要谨慎考虑。妊娠期手术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哺乳期手术用药等情况要考虑对乳汁的影响,需与医生充分沟通后再决定是否手术。
术后心理关注:女性相对更关注术后外貌等情况,术后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