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恶性心律失常

来源:民福康

恶性心律失常是会致患者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包括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等类型,其发生机制涉及离子通道异常、心肌结构改变、神经体液因素影响,诊断方法有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电生理检查,治疗原则包括紧急处理(如心肺复苏、电除颤、电复律)、药物治疗(需考虑患者基础疾病等)、非药物治疗(如植入ICD、起搏器等,结合病因治疗)

一、恶性心律失常的定义

恶性心律失常是指那些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它是由于心脏电传导系统发生异常,使得心脏的跳动频率、节律或起源部位出现严重紊乱,进而影响心脏正常泵血功能的一类心脏节律异常情况。例如,心室颤动就是典型的恶性心律失常,此时心脏无法有效收缩,不能向重要脏器如脑、心、肾等供应血液,如不及时处理,患者很快会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等危急状况。

二、常见类型及特点

1.心室颤动

其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和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形态、振幅、频率极不规则的颤动波。心室颤动时心脏丧失有效的收缩和射血功能,患者会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如不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几分钟内就可能导致死亡。这种情况常见于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缺血、损伤等因素易引发心室颤动;也可见于电解质紊乱(如严重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药物中毒(如抗心律失常药物过量等)等情况。

2.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3个以上室性期前收缩形成的心动过速,心室率通常在100-250次/分钟,节律可略不规则。室性心动过速可分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若持续时间较长,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心室颤动。其病因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本身的疾病,也可见于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药物作用(如洋地黄中毒等)。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时更需警惕病情恶化。

3.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的冲动从心房传到心室的过程受到严重阻碍,心室率显著减慢,低于40次/分钟甚至更低。此时心脏输出量明显减少,患者会出现头晕、黑矇、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晕厥、阿-斯综合征。这类心律失常常见于冠心病引起的传导系统病变、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情况,老年人由于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变等原因,发生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风险相对较高。

三、发生机制

1.离子通道异常

心脏的电活动依赖于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正常功能,包括钠通道、钾通道、钙通道等。当这些离子通道发生基因突变或功能异常时,会导致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频率等发生改变,从而引发心律失常。例如,长QT综合征是由于编码心脏离子通道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心肌细胞复极过程异常,容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2.心肌结构改变

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肌结构发生变化,如心肌梗死引起心肌坏死、纤维化,心肌病导致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等,都会破坏心脏正常的电生理稳定性。心肌结构的改变会使心肌细胞之间的电传导不均匀,容易形成折返环路,从而引发恶性心律失常。比如,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由于心肌广泛受损,心肌收缩力减弱,同时电传导也出现紊乱,容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

3.神经体液因素影响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电活动有调节作用。当交感神经兴奋时,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增强心肌的兴奋性和自律性;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则起相反作用。在一些应激状态下,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大出血等情况,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能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例如,在急性心肌梗死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容易诱发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

四、诊断方法

1.心电图检查

是诊断恶性心律失常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心电图可以直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清晰地显示心律的频率、节律、P波与QRS波群的关系等。对于怀疑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则可以长时间记录患者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有助于发现间歇性发作的恶性心律失常。例如,通过心电图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心室颤动的特征性表现,或者室性心动过速的连续室性期前收缩等情况。

2.动态心电图监测

让患者佩戴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可连续记录患者日常活动状态下的心电图。对于一些偶发的恶性心律失常,普通心电图可能无法捕捉到,而动态心电图能够提供更长时间的心电图信息,有助于医生发现心律失常的发作规律、频率以及与患者症状之间的关系。例如,有些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是在活动后或夜间睡眠时发作,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准确记录到发作时的心电图表现,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3.电生理检查

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方法,通过将电极导管插入心脏特定部位,记录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动,并进行程序刺激,诱发心律失常以明确其发生机制和定位。对于一些诊断不明确的复杂心律失常,电生理检查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对于一些难以区分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有室内差异传导的情况,电生理检查可以通过程序刺激来诱发和明确心律失常的性质,从而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依据。

五、治疗原则及相关注意事项

1.紧急处理

对于发生心室颤动等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同时尽快进行电除颤,电除颤是终止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方法。对于室性心动过速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如低血压、休克、晕厥等)的患者,也应立即进行电复律。在进行电除颤或电复律时,要注意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对于儿童患者,电除颤的能量选择要根据年龄等情况适当调整。

2.药物治疗

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等。但在使用药物时要考虑患者的基础疾病、肝肾功能等情况。例如,对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要谨慎,因为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会加重心力衰竭。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药物浓度和不良反应。

3.非药物治疗

对于一些反复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考虑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ICD能够在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时自动识别并进行电除颤,挽救患者生命。对于有明确病因的恶性心律失常,如冠心病导致的室性心动过速,在进行ICD治疗的同时,还需要积极治疗冠心病,如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对于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可能需要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来改善心室率,提高心脏输出量。

了解疾病
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主要是指心室肌快速、完全不协调收缩,心室无法进行机械性收缩,造成其泵血功能异常的一种缺血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律失常的药物选择?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繁多,由于其发生机制不同,所以抗性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也有所不同。目前有5大类抗心律失常药比较常用,第一类是奎尼丁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房颤、反扑、复律。因为此药的副作用比较多,目前已经很少用了。另一种是利多卡因,它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仅在室性心律失常,如心梗或复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窦性心率失常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就是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饮用浓茶、咖啡等引起,病理性如发热、甲亢、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另外,本身窦房结的病变引起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也会引起窦性心律失常。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颤动,有症状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大约有30%~40%发生心房颤动,左心房压力增高和容量负荷的变化以及风湿性炎症引起的左心房壁纤维化,改变了左心房的电生理特性,是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病理基础。急性发生的心房颤动,可能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明显变化,并且诱发心理衰竭,二尖
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的电活动异常,不能有效的转化为心肌的机械运动,从而导致心脏的泵血异常。正常心电活动是在0期初级,需要钠通道快速内流。1期快速复级初期,钾通道快速外流。二期平台期钾离子外流的同时有钙离子Na+的内流达到平衡。三期是快速复极末期,钾离子外流,钙通道失活。四期要叫舒张期。利多卡因是一类钠
什么是心律失常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最多见的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激动次序异常,叫心律失常。多见的病因包括各种器质心脏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电解质或内分泌系统紊乱、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等,也可以见于健康者。在临床中将心律失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而病理性的心律失常又分为窦性心
心律失常可以跑步运动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不是可以跑步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是不是影响了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病情是不是稳定。如果病情相对稳定,而且不是一些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心律失常,那这个病人是可以正常运动的,而且适当的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反而会预防心律失常再次出现。如果病人目前是频发的房早或者室早,存在阵发性的心房颤动,就不建议患
阵发性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阵发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包括多种类型的心动过速,和由于患者心跳突然急剧加快而引起的一系列的临床表现。阵发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心律绝对规则,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突发突止,这种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阵发性发作,会让患者突然感觉到一些病症,而且这些病症也会突然消失。阵发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发作时常会有心悸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室颤,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表现出心脏骤停。室颤往往发生在心源性猝死之前,往往由原发病造成,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不及时除颤,将有生命危险。其它风险性高的心律失常还有房颤,房颤,容易表现出栓子脱落的并发症,一旦表现出容易引发脑梗,心梗,下肢动脉鼻塞等疾病,同样可以危及生命。
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第一位的就是心肌缺血,我们称之为冠心病。冠心病本身因为心肌的供血不足会导致心脏的传导系统发生异常,而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缓慢性的心律失常以及快速性的心律失常,这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心功能的衰竭,如果发生了心率的衰竭,心脏也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心律失常根据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第一,快速心律失常中的阵发性室上速,主要由于病人的心脏中存在先天性特殊的传导系统而存在。阵发性室上速在发作时,可经过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使发作终止,但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并不能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也不能对阵发性室上速进行根治。可采用射频消融的方法将病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
朱航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在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就是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人在一生当中,每人都可能会出现早搏,当扪其脉搏出现不自主的突然停跳或者加快一次跳动,这就是早搏的临床表现。如果出现心律失常,医生会安排患者进行普通心电图检查或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无论是快速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都有可能会导致心律不齐的发作。在
心律失常能治好吗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否能治好,需要根据病因来判断。比如病人病因是心肌缺血,如果将缺血改善,心律失常很有可能逐渐恢复,甚至完全治愈。如果有电解质紊乱,纠正电解质紊乱,对于心律失常也是可以根治性治疗。如果是先天性心律失常,可以使用射频消融手术进行治疗,治愈率达到90%以上,在内科疾病里少有能够治愈疾病。当然,也有些心律失常可能没办法完全根治,比如心肌病
什么是心律失常
陈策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正常人心跳都是由窦房结引起,即心跳司令部,所以每一块心肌都具有自律性,当窦房结功能出现一些问题或者其他部位心肌出现自律性增加时,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比如偶发房性期前收缩,也叫房早或者偶发室性期前收缩,这种也叫室早。可能是由于患者工作压力大、喝浓茶、咖啡、情绪激动或者着凉、感冒等因素所致。同时还有一些相应影响,比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分为房性、室性。通常心律失常治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心脏的传导异常,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通过起搏器来治疗的,属于慢性心律失常。如果要是快速性的心律失常。比如快速性的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术来治疗。还有一些比较轻的,比如说窦性心动过速室早、房性早搏。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咋回事?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做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后,如果心理失常的状况没有得到缓解,有可能是非常顽固的心律失常,通过心脏射频消融手术也无法达到根治。因为本身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并不是100%,有一定的失败率和复发率。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通过定时定量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
心律失常患者存在哪些治疗认识上误区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治疗上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患者认为心律失常是不需治疗的,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心律失常是指心脏不规律的跳动,长时间会影响心脏的功能以及全身脏器带来的供血不足。另外,心理失常的患者认为可以吃药的,不需要手术的治疗,这样理解是错误的,通过手术的根治能够更快速解决心律失常,使患者达到根治的目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