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多梦.心慌气短心悸紧张

来源:民福康

失眠多梦、心慌气短心悸紧张可能由生理、生活方式、疾病等因素引起,需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评估与检查,可采取睡眠卫生调整、心理调节、运动干预等非药物干预措施,不同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有相应注意事项,需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综合处理。

一、可能的原因及相关机制

(一)生理因素

1.年龄相关:不同年龄段人群失眠多梦、心慌气短心悸紧张的原因有所不同。儿童期可能因白天过度兴奋等导致,而中老年人群可能与身体机能衰退、激素水平变化等有关。例如,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褪黑素分泌减少,会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可能引发心慌等不适,研究表明约30%的老年人存在睡眠障碍问题,其中部分会伴随心慌等表现。

2.性别差异:女性在生理期、孕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更易出现此类症状。如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出现内分泌紊乱,影响睡眠,同时可能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心慌气短心悸紧张等情况,有研究显示更年期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率较同龄男性高约2倍。

(二)生活方式因素

1.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昼夜颠倒等不良作息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睡眠节律,导致失眠多梦。同时,作息紊乱还可能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出现心慌气短心悸紧张等症状。有调查发现,长期熬夜人群中约60%存在睡眠问题,且心慌发生率比作息规律人群高约1.5倍。

2.心理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如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等,会使大脑处于持续兴奋状态,难以进入深度睡眠,引发失眠多梦。同时,心理压力会导致体内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过多肾上腺素等激素,引起心慌气短心悸紧张等心血管系统的应激反应。研究表明,长期承受高心理压力人群中,失眠发生率超过70%,心慌发生率超过50%。

3.饮食因素:过量饮用咖啡、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饮品,或睡前大量进食、饮酒等,都可能影响睡眠。咖啡因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会干扰睡眠结构,导致失眠多梦。而睡前饮酒虽可能使人初期入睡加快,但会影响睡眠深度,容易出现多梦等情况,同时酒精对心血管也有一定刺激,可能引发心慌等不适。

(三)疾病因素

1.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可能在夜间睡眠时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同时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出现失眠多梦。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脏节律异常会导致心搏不适感,影响睡眠,研究显示约40%的心律失常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问题。

2.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等。神经衰弱患者常表现为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睡眠障碍是其常见症状之一,同时伴有心慌、紧张等情绪。焦虑症患者以过度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为主要表现,会出现入睡困难、多梦等睡眠问题,且常伴随心慌气短心悸等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除了情绪低落外,也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和心慌等躯体不适,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中约80%存在睡眠障碍,心慌发生率超过60%。

3.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亢进,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慌、多汗等症状,同时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失眠多梦。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约70%存在睡眠障碍相关问题。

二、评估与检查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睡眠情况,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时长、是否多梦、夜间醒来次数等;了解心慌气短心悸紧张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及缓解因素;询问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生活方式等情况,如是否有长期压力暴露、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

(二)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心血管系统,如心率、心律、血压等,以及神经系统的检查,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等。

(三)辅助检查

1.睡眠监测:多导睡眠图监测是评估睡眠情况的重要手段,可监测患者睡眠过程中的脑电、眼电、肌电等指标,明确是否存在睡眠障碍以及睡眠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2.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发现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异常心电活动,对于心慌气短心悸紧张等症状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3.实验室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查、血常规、生化全套等,以排除内分泌疾病、贫血等可能导致相关症状的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情况,血常规可了解是否有贫血等问题。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睡眠卫生调整

1.建立规律作息:每天尽量固定上床睡觉和起床时间,即使在周末也不要大幅改变作息时间。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需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通过规律作息可以调整人体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

2.营造良好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一般18-22℃较为适宜)。可以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等辅助工具来营造有利于睡眠的环境。

3.睡前避免刺激:睡前1小时内应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因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同时,避免剧烈运动、进食过饱等,可在睡前适当进行放松活动,如冥想、深呼吸等,每次深呼吸可进行5-10分钟,通过缓慢的深呼吸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二)心理调节

1.放松训练:

渐进性肌肉松弛:从头到脚依次紧张和放松身体的各个肌肉群。先紧张面部肌肉,保持5-10秒,然后突然放松,感受肌肉紧张与放松的差异,重复这一过程,依次对颈部、肩部、手臂、胸部、腹部、腿部等肌肉群进行训练,每次训练15-20分钟,有助于缓解身体的紧张感,进而改善睡眠和心慌等症状。

冥想:选择一个安静的场所,坐或躺下来,集中注意力关注自己的呼吸,排除杂念。每天进行1-2次冥想,每次15-30分钟,长期坚持可以减轻心理压力,改善情绪状态,对失眠多梦、心慌气短心悸紧张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心理疏导:如果心理压力过大是主要原因,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沟通交流等方式释放心理压力,调整不良的心理状态。心理咨询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从而改善相关症状。

(三)运动干预

1.适量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每周进行3-5次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睡眠质量。例如,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左右,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对于改善失眠多梦、心慌气短心悸紧张等症状有一定帮助。但要注意运动时间不要安排在临近睡觉前,以免过于兴奋影响睡眠。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出现失眠多梦、心慌气短心悸紧张等情况时,首先要考虑是否是生活环境变化、学习压力等因素。家长应营造温馨、稳定的家庭环境,避免过度给儿童施加学习压力。可以通过陪伴儿童进行轻松的亲子活动来缓解其紧张情绪,如讲故事、做游戏等。同时,要保证儿童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学龄前儿童需要11-13小时睡眠时间,学龄儿童需要10-12小时睡眠时间。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给儿童使用药物。

(二)孕妇

孕妇出现此类症状时,要特别注意其心理状态和身体变化。孕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对胎儿健康的担忧等因素,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进而影响睡眠和出现心慌等症状。家人要给予孕妇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孕妇自身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可通过适当的轻体力活动,如孕妇瑜伽等(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来放松身心。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营养供给。如果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和处理,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三)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失眠多梦、心慌气短心悸紧张等情况时,要考虑其身体机能衰退、慢性疾病等因素。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睡眠和心血管功能。家属要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督促其按时服药控制基础疾病。老年人自身要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度进行一些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如太极拳等,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30分钟左右为宜。同时,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如果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注意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尤其是一些可能影响肝肾功能的药物。

了解疾病
气短
气短指呼吸比正常人短促,躁而带粗,气若有所窒,则语言不接续和呼吸勉强。呼吸微弱而喘促,或短气不足以吸,似喘而无声的表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失眠多梦是怎么回事
温天燕 主任医师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三甲
失眠多梦实际上长期以来主要还是一个心理状况,都是工作、生活压力比较大或者工作事务比较繁忙,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白天很多事情,如果在休息的期间不能放下,有所纠结,这个实际上出现多梦情况比较多见。失眠还有其他原因,单纯性失眠以失眠为主。失眠以后,有些病人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第二天照样精神百倍,这样病人实际上可以通过一定自我调节,自我舒缓压
胸闷心悸背痛怎么回事?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胸闷、心悸、背痛,可能是由于以下这些原因造成的:一、颈椎病,由于颈椎间盘突出或者厚重韧带的钙化压迫刺激交感神经,造成颈心综合症可造成胸闷、心悸以及背痛的症状。二、心脏疾病,比如冠心病,心律失常,造成心肌缺血,会造成胸闷、心悸以及背痛症状。三、胃食管反流。由于食物反流刺激,食道粘膜也会造成胸闷背痛,可
一躺下就心慌心悸难受是怎么回事?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一躺下就心慌、心悸不适,多见的原因是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心功能不全,发病机制是躺下后机体循环系统返回心脏的血液量增多,心脏负担加重,由于心脏本身存在基础病变,心功能代偿能力下降,就会造成心慌、心悸、胸闷等表现。其次是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等均可造成心悸不适。再就是高血压病人,如果血
更年期心悸、气虚,该怎么办?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更年期的病人如果表现出心悸气虚等表现的话,可以口服一些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病情的恢复,有的病人也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者脾气暴躁,以及睡眠质量下降的情况。建议平时要合理的调整睡眠的时间,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过度的焦虑,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气血不足引起的失眠怎么办?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气血不足造成的失眠可选择具有健脾补肾和养气安神等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使用补气养血的食物来改善失眠的症状。病人也可以经过睡前泡脚,睡前适当的运动,听一些缓慢音调的音乐都可以有效的促进睡眠。防止睡前太过兴奋,晚饭不要吃的太多,避免影响入睡,使失眠的症状越来越严重。
胸闷气短喘气费劲是什么原因?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症状是多见的老年病人表现出的症状。这些症状也见于老年病人的多见疾病,主要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疾病。
有点胸闷气短是什么原因?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可能是呼吸道疾病,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因此我们需要做相应的检查来确定病因。心脏检查包括: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血压测量、必要时采血检查心肌酶谱。同时,还需要做呼吸系统的相关检查,如肺CT扫描、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扩张试验等,胃食管反流病也可能造成呼吸急促。
吃饱饭后胸闷气短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吃饱饭后表现出胸闷气短,多见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心功能不好的人,有时吃饭过饱会使心脏的负荷加重,也会表现出心跳加快,胸闷气短的现象。若是这种情况,建议去正规的医院做个心电图、心脏彩超或者心脏CT的检查,要查明表现出这种状况的原因,根据检查的结果对症治疗。第二,脑动脉硬化或者脑供血不足的病人,
孕早期心悸心慌气短是怎么回事?
冯秀山 主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孕早期出现心悸、心慌气短等症状,可能是因为体内激素水平上升出现早孕反应,导致孕妇焦虑、休息不好、饮食不佳等引起的。其次,可能是孕妇存在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从而引发上述症状。一般生理性因素出现的症状较轻,并且可自行缓解。若症状逐渐加重或长期无法减轻,应该尽早就医检查。确诊存在心脏病变
检查心脏没问题但就是心悸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肺功能不全有可能导致心律如各种早搏或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可表现为心悸。也有可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建议做一个动态心电图,如果心电图显示没有心律不齐,那么就考虑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保持心情舒畅,保证足够的睡眠,症状就会有所改善。
胸闷心悸怎么治疗
刘红旭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首先要查明胸闷、心悸的原因,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主要分为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1.西医治疗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导致胸闷、心悸的原因是心脏相关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美托洛尔、普罗帕酮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改善心脏供血、控制心率以及提高心脏功能。2.中医治疗中医上将这种情况多归为胸痹、心痛,
心悸胸闷气短是怎么回事
刘红旭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从中医上讲,心悸胸闷气短多由于心气不足、心阳亏虚所致,归于胸痹、心痛的范畴,也就是西医上常说的冠心病。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由于气虚推动无力,导致气虚血瘀,心脉瘀阻,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另外寒主收引、寒易伤阳,寒凝脉泣,会出现血液瘀滞,瘀而不通,不通而痛。所以,有些病人还会出现胸部疼痛。治疗上就要应该温阳补气,行气补血、这样才能达到温通血脉
胸闷气短心慌焦虑失眠怎么办
顾兆军 主任医师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三甲
焦虑症状人人都有,比如年轻人考试之前就会焦虑,第二天有重大的事情要做,进行某个重大的项目或者是见某个重要的人,遇到重要的事情,一定会有焦虑。焦虑后就会心慌,有的时候上气不接下气,发烧气短,心胸就会胀闷,可以通过稳定情绪、中医治疗、运动疗法等方法改善症状。1.稳定情绪此时首先要解除焦虑症状,从原发病开始,告诉病人不必焦虑,从思想上安定下来。
失眠的日常调理方法
刘海丽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可以通过日常调理方法改善症状,要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在睡眠之前避免喝浓茶、咖啡刺激神经饮品,也不可以吸烟、喝酒,要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卧室要保持安静,如果强光刺激都会影响到正常睡眠。还可以在睡觉之前用热水泡脚或者喝杯热牛奶,能够有助于睡眠。同时,也要注意在白天适当活动避免过于劳累,白天午睡时间尽量减少,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
女人头晕心悸心慌乏力是什么原因
马小丽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女人头晕心悸心慌乏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女性的一生中,要经历经带、胎产多次的失血,所以最容易出现气血不足。因此如果女性没有别的什么疾病的影响,只是单纯的出现自觉的头晕,心悸,心慌、乏力的主观症状,首先要考虑是否存在气血不足的原因,可以考虑采用像中药阿胶、当归、桂圆肉这样滋养气血的用药,先试探性治疗。如果服用之后,患者气血得到濡养,症状出现
胸闷气短咳嗽是什么原因?
许鹏 副主任医师
宜春市人民医院 三甲
胸闷气短咳嗽有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受凉感冒,导致病情急性加重造成的,要给予患者吸氧,积极地抗炎、抗感染、平喘治疗。其次也有可能是支气管哮喘患者接触过敏原,导致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刺激性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症状,可雾化表面糖皮质激素、贝塔二受体激动剂,改善气道的炎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