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早期症状多样,会有眼痛、视力下降、虹视、视野缺损等。
1、眼痛
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会使眼球壁的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引发眼痛。眼压升高还可能导致眼内组织充血、水肿,刺激周围神经,进一步加重疼痛。对于生活中用眼习惯不良,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在昏暗环境下阅读的人群,可能会使眼部疲劳,在眼压升高时,更易感受到眼痛症状。而有高度近视、远视等屈光不正病史的人群,眼部结构可能存在一定异常,也更容易在青光眼早期出现眼痛。
2、视力下降
早期视力下降通常不太明显,多表现为阅读或看精细物体时,出现短暂的视物模糊,休息后可能有所缓解。但随着病情发展,视力下降会逐渐加重,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视野缺损。
3、虹视
眼压升高使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受损,角膜发生水肿,光线通过水肿的角膜时,发生折射和散射,从而产生虹视现象。这种现象在青光眼早期眼压波动时就可能出现,若经常出现虹视,应及时就医检查眼压。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可能本身就相对较弱,在眼压波动时更容易出现虹视。
4、视野缺损
视神经纤维在眼球后呈扇形分布,眼压升高对视神经纤维造成损害,尤其是周边部的神经纤维更易受累,从而引起周边视野缺损。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会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加重视神经缺血,在青光眼早期可能更容易出现视野缺损。
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管功能可能存在异常,青光眼会进一步加重眼部血液循环障碍,对视神经造成更大损害。这类患者除了积极控制原发病外,也要密切关注眼部情况,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青光眼并进行干预。